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短时记忆?影响短时记忆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短时记忆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大约为一分钟左右,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短时记忆编码的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觉醒状态

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记忆编码的效果。

(2)组块

短时记忆的突出特点是其容量的有限性。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量和效率。

(3)加工深度

认知加工深度也是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语义的加工效果要好。

2.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研究一:有人探讨了不同亲缘关系成员在不同养育环境下智力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如下表。

不同水平亲缘关系的亲属之间智力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

利用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

研究二:研究者测查了5岁的非裔美国儿童和白人儿童的智商,对每个儿童家庭的社会地位以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考察,并对这些社会经济变量间的差异与不同种族儿童智商的差异是否有关进行了评估,结果如下表。

非裔美国儿童和白人儿童智力分数的差异

(1)研究一应用的研究方法或技术是什么?

(2)从研究一和研究二分别能得出哪些结论?

(3)结合研究一和研究二,说明在考察遗传与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问题时,研究设计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研究一应用了相关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使用了家族与血缘关系的研究手段(或双生子研究)。通过对不同遗传和环境的个体之间相关系数的计算,可以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得出遗传和环境对智力的各自的影响。

(2)从研究一得出的结论:①智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亲缘关系越密切,智力的相关程度越;②智力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亲缘关系相同,相同家庭中的成员之间智商的相关系数高于不同高)

;③智力既受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从研究二得出家庭中的成员之间智商的相关系数)

的结论:非裔美国儿童和白人儿童在智商上的差异并非种族差异造成,主要由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如经济收入、家庭环境等)引起。

(3)在考察遗传与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时,研究设计应注意严格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如要探讨遗传因素的作用,血缘关系研究是比较有效的途径。同卵双生子之间智力上的相似性,可归结为遗传的作用;智力上的差异性,可以归因于环境因素。如果要探讨环境因素对智力发展的作用,研究设计必须控制遗传因素。考察智力的种族差异,也必须控制一系列的环境因素,才能得出信服的结论。此外,必须对环境因素变量进行清楚的界定和操作。

3. 运用发展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的知识,谈如何解读成年早期青年的心理信号并达到对他们的共感理解。

【答案】(1)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解读成年早期青年的心理信号,以达到对他们的共感理解

成年早期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时期,个体的身心发展趋于稳定成熟,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建立起家庭并创立事业,开始全面适应社会生活。这一时期的个体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①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包括生理、心理发展,性格、生活方式的稳定,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家庭,社会职业稳定,且能忠于职守。

②智力发展到达全盛时期,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转为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思维更加具有相对性、变通性、灵活性、整合性和实用性,并开始在不同领域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创造

力。

③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

④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

⑤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

(2)运用咨询心理学的知识,解读成年早期青年的心理信号,以达到对他们的共感理解 ①应站在成年早期青年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来访者考虑,不让他们认为教育者是父母的“共谋者”、“发言人”或“代理人”。

②对自我比较强的成年早期青年可以给予积极正面的启发和引导。

③应掌握发展心理学理论,以正确判定成年早期青年出现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时现象还是不适应症候,以确定心理咨询的方针。

4. 研宄者欲研宄某城市居民环境保护的动机类型(A 因素:短暂动机、长远动机)和环保行为(B 因素:宣传、批评、治理)对所在社区环境质量的影响。研宄者采用组间设计,每种处理方式下研宄310位成年居民,下面是尚未填写完毕的研宄结果的方差分析表。请给出方差分析表中①②③④⑤对应的数值。

【答案】首先明确,该实验设计属于两因素被试间设计,总共有2*3=6种实验条件,每种条件下有10名被试。那么根据公式

5. 心理学家在研宄儿童言语发展过程的时候发现,无论哪个种族的儿童,其言语发展的过程极为相似。具体表现为:大约1岁时,能说出被他人理解的词;2岁末能说出词组;4〜5岁能说出符合语法结构的句子。这表明,儿童在出生后的4〜5年内即获得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试选用两种不同的言语获得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答案】言语获得理论归结起来有三种:

(1)习得(或经验)论:言语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强调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言语发展的重要作用。

①强化说认为,儿童语言的习得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实现的,强化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强化的程序是渐进的。言语发展表现为儿童习得的口头反应的增加。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金纳还特别强调“及时强化”在婴儿言语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在婴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