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 )。

A. 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

B. 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C.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D. 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答案】B

【解析】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力一式和活动方式。交往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交往始源于物质生产活动,又不仅仅存在于物质生产活动中,它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急和。人是交往的主体,交往双方都不仅要承认自己是交往的主体,同时要承认他人也是交往的主体,交往是一种以主客体关系为中介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2. 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 )。

A.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B. 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D. 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答案】D

【解析】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从构成上说,生产关系表现为三个方面: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具体内容包括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怎样交换其活动,各自处于何等地位等; ③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在生产关系诸方面中,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决定作用,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显然,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问和空间( )。

A. 是绝对的

B. 是相对的

C. 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D. 既非绝对的,也非相对的

【答案】C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①时间

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它们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②受物质运动特性所制约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4.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 )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庸俗唯物主义

C. 近代唯物主义

D. 宗教哲学

【答案】A

【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属于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5.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 )。

A.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 抽象的不变的统一

C. 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D. 必然和偶然的统一

【答案】A

【解析】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

6.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 阶级斗争

B. 改革开放

C. 科学技术革命

D. 社会基本矛盾

【答案】D

【解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7.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A. 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 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 农民收割庄稼

D. 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答案】C

【解析】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民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以获取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农民收割庄稼属于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8. 在意识本质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

A. 否认意识依赖于物质

B. 抹煞意识同物质的差别

C. 否认意识决定物质

D. 否认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答案】B

【解析】在意识本质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主张元神论并肯定物质是惟一的实在,但它把唯物主义庸俗化,把意识直接归结为物质,否认意识的积极作用,把物质和意识混为一谈。把唯物主义庸俗化了。庸俗唯物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哲学思潮,是非科学的世界观。

9.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 )。

A. 能动性

B. 客观实在性

C. 时间和空间

D. 运动

【答案】B

【解析】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既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观精神的产物

B. 客观精神的显现

C.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多重矛盾关系的统一中把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规定性,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