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之公共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之公共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2 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之公共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6 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之公共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12

一、名词解释

1. 外部正效应

【答案】外部正效应又称正外部性,是指那此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正外部性时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政府可以通过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二、简答题

2. “投票悖论”的存在,是否意味着不可能进行民主制的公共选择?

【答案】“投票悖论”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不可能进行民主制的公共选择。因为:

(1)当所有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投票悖论。

(2)投票悖论存在的情况下,还有解决投票悖论的三种选择模式。

①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是最佳;

②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是次佳;

③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是最差。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 森认为,在上述三种选择模式下,投票悖论不会再出现,取而代之的结果是得大多数票者获胜的规则总是能达到唯一的决定。

(3)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为了追求一致性,改变、忽略、牺牲了个人偏好次序。我们并没有确切证明出不可能进行民主制的公共选择,所以我们不能否定它的存在。

3. 简述公共选择理论中,官僚的经济人倾向会导致哪些弊端?

【答案】官僚的经济人倾向是指官僚和普通人一样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人。官僚追求的个人利益包括薪金、地位、权限、顶算、晋升等等。一个政府机构首脑及其主要办事人员的薪金、职务特权(如权力、名望、人情等)以及政府机构首脑和机构本身的声誉等,都和政府预算的规模正相关。因此,官僚利益最大化,需要通过预算规模最大化来实现。官僚的经济人倾向会导致以下弊端:

(1)寻租

官僚的经济人倾向容易导致政府的寻租行为,即为丁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非生产性活动。

(2)腐败

易形成官商勾结的利益链条,结成官僚与经济利益获得者的利益集团,对市场而言,产生获得特权(垄断权)的商人可以凭借政府的保护获得利益独占的机会,而使其他市场参与者在市场

竞争中处于一种劣势,垄断商家由于获得市场垄断地位,对于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上下的功夫就不高,对企业而言发展后劲不足,同时造成资源的浪费。对政府而言,由于获得寻租的机会,易搞权钱交易,滋生腐败行为,削弱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失去选票,威胁政治统治。

(3)资源配置失效

官僚要从最大化的预算规模中获取效用,官僚与上级拨款单位之间是一种双边垄断关系,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因而官僚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与垄断力,其结果将产生三个问题:公共产品的过度生产、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生产资本的过度投入而造成大量设备闲置。

4. 中国的利益集团对公共产品提供有何影响? 试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答案】以某市某大桥的修建为例。

(1)大桥的修建属于公共产品的提供,当地政府决定用BOT 模式进行大桥的修建。

(2)在选择BOT 承包商时,虽然采用的是招标的方式,但最后招到的不一定是可以把项目做得最有效率的公司。原因可能有以下儿个方面:

①官员留下更多预算,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

②官员收受贿赂,形成“创租”和“抽租”行为;

③某基建公司通过裙带关系获标,这样政府就选择了不合格的承包商。

上述事件的结果是造成公共产品提供的低效率,甚至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导致大桥没有充分发挥公共物品的价值,实现公共服务的职能。

5. 中国现行的增值税制有哪些优缺点?

【答案】(1)优点

①对经济活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避免了阶梯式征税可能造成重复征税的弊端,使同一商品或劳务的税收负担具有一致性。使增值税对经济活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②有较好的收入弹性

增值税的税率一经确定,就相应地确定了增值税的收入规模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国民收入增加,增值税的收入规模也自然扩大。

③有利于本国商品和劳务公平地参与国际竞争

进口商品或劳务与本国的商品或劳务的税收负担是一致的,这就有利于本国的商品和劳务在税收待遇一致的前提下公平竟争。

④有内在的自我控制机制

实行增值税后,通过加强对纳税人的扣税凭证的管理,就可以建立起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制约机制,使增值税具有自我控制机制。

(2)缺点

①受种种因素干扰

增值税在实行过程中不得不允许多种减免与扣除,增值税税率难以实行单一税率,这在某种

程度上抵销了增值税经济作用的发挥。

②增值税无法解决间接税的累退性问题

增值税作为一种间接税,其税负也将通过转嫁而最终由消费者所承担,加剧了增值税的不符合公平的程度。

③增值税征管较为困难

增值税在所有商品税类中征收管理的难度最大,要求具有较高的征收管理水平。

三、论述题

6.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请结合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现状,谈谈如何进一步改善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答案】(1)公共财政支出的含义

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公共部门预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造成的费用。即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取得其所需物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我国的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可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2)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现状

①经济建设支出居高不下,内部结构不合理。政府参与的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即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却不足。

②行政费用占财政总开支过大,大量挤占公共开支项目。

③则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缺位”与“越位”同时存在。“缺位”表现在对教育、福利性保障、农业农村等的支出不足,“越位”表现在对部分国企的财政补贴过重,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

(3)改善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的方法

①加大改革力度,改变国家财政包揽过多的分配局面

a. 治理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范围。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行政人员和经费的膨胀。可通过精简机构、逐步推行机关干部的辞退制度等来抑制人员和经费的膨胀。

b. 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制度进行改革。对于那些大多数属于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其亏损补贴则应随着企业改革的推进予以取消。

②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性开支

社会公共性开支涉及的面很宽,包括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是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支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支出结构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支出。

教育投入属于社会性开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财政要继续把支持教育作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

社会保障是事关中国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全局问题,需要纳入国家财政政策规划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