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之公共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之公共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 2
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之公共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 8
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之公共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 13
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之公共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 .. 17
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之公共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 .. 21
一、名词解释
1. 拉弗曲线
【答案】拉弗曲线是指反映税收与税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之一的拉弗提出。拉弗认为,在增加生产的各种刺激中,最主要的是税收,税收的多少与税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它可以用直角坐标曲线表示,即拉弗曲线。图的横轴代表税收收入,纵轴代表税率。
图 拉弗曲线
如图所示,O 点税率为0%,税收收入为零;B 点税率为100%, 税收收入也为零; 在此税率区间,税收变化量呈OAB 形,即为拉弗曲线。图中的阴影为课税“禁区”。“拉弗曲线”的中心意思是,税率存在一个最佳点,高于和低于最佳点都会减少税收收入。更应引起注意的是,税率过高将会扼杀税源的正常增长,因而更应尽量避免。由于拉弗曲线是在1974年12月的一次午餐会上,拉弗向福特政府的助手切尼讲述其减税理论时在餐桌上画出来的,所以又称之为“餐桌曲线”。
二、简答题
2. 为什么说亚当·斯密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分别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垄断阶段的根本要求?
【答案】(1)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①平等原则
是指一国国民都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获得的收入的比例,向国家缴纳税收,以供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之需。
②确实原则
是指各个国民应当完纳的税收必须是确定的,不得随意变更。确实原则要求实现课税的确定性,以便纳税人在事前作出决策。
③便利原则
是指各种税收完纳的日期及完纳的方法须给纳税者以最大的便利。
④节俭原则
是指税收的课征费用应当最少的原则,它要求一切税收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得的收入。
斯密的税收四原则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市场和资本的基本要求,即尽量限制政府干预的“守夜人”国家理念是一致的,所以说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反映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根本要求。
(2)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提出了四项九日的税收原则:
①财政收入原则,包括充足原则和弹性原则两方面
税收收入应能充分满足国家财政的需要,而且要有弹性,随着财政支出需要的变动而相应地增减。
②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的选择和税种的选择两方面
a. 税源的选择要有利于保护资本即税本,税源应该主要是所得,而尽量避免对财产和资本的课税;
b. 税种的选择则应考虑到税负转嫁问题,尽量选择难于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
③社会正义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两方面
a. 普遍原则要求税收负担遍及社会上的每个成员,每一公民都有纳税义务;
b. 平等原则指税收负担应力求公平合理,主张采用累进所得税制,并对最低生活费用免税。 ④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便利、节省三方面
a. 纳税的时间、方式及数量等应预先规定清楚;
b. 纳税手续尽量简便,以方便纳税人;
c. 征收费用应力求节省。
瓦格纳的理论适应了当时国家从消极的“守夜人”到社会政策执行者职能转变的需要,也把经济与税收的关系放到了突出的地位,所以说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反映了垄断阶段的根本要求。
3. 如何看待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公共产品问题?
【答案】实验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它的兴起对公共产品理论研究产生了影响,加深了对“搭便车”问题的研究。
(1)对公共产品提供实验的分类
根据勒迪亚的研究成果,实验经济学家对公共产品提供问题所做的实验可以分为四大类型:①大范围环境下的自愿捐献机制实验,倾向于隔离集体行为的基本面,即自愿捐献从上会上可取,但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则不好说;
②对于有限阶层的经济环境中的大范围机制实验,旨在区分机制在哪些方面可以导致社会最优结果的出现;
③政治环境机制的实验,是政治市场中的讨价还价实验;
④应用或政策问题的实验。
这四种类型实验的核心问题在于对公共产品提供中“搭便车”行为的研究。
(2)对“搭便车“程度的研究
①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搭便车”决定了市场无法充分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②社会学一心理学认为,利他主义和社会规范会导致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自愿为公共产品的提供捐款,从而实现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
③传统的公共产品论难以验证现实生活中“搭便车”的程度;
④实验经济学最初对公共产品资源提供的实验使得验证理论的真伪有了可能。
(3)减少“搭便车”机制的研究
①对小同特性的人实验的小同结果
a. 马维尔和阿么斯1981年对32个一年级经济学研究生所作的实验表明,人们只愿意出20的最优数量,这远远低于一般人所愿意出的数量。
b.Keser 等人的实验表明,熟悉的伙伴比陌生人愿意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②差异性学习对公共产品提供的影响
a. 人的决策受到信息条件的约束,实际上只能是“有限理性”;
b. 人的决策也不是完全符合根据概率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而是有其特殊规律;
c. 人的行为是在经验中不断调整的,人是在不断学习的,但不同的人对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是不一样的,会有不同的认知水平。
③减少“搭便车”机制的研究
通过交流或者给参与实验的人以额外的激励,如提供分数机制和返还选择,可以大大增加公共产品的提供。
(4)对公共产品论研究的其他影响
①公共产品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问题
a.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近年来与认知心理学的融合,说明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b. 公共产品论的研究,同样需要跨学科研究。与心理学的结合是直接的启示;
c. 公共产品论还需要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研究方法的引进,因为公共产品的提供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②公共产品决策机制的研究
a. 公共产品论中的重要模型之一即威克塞尔一林达尔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实验方法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b. 普洛特等人对公共产品提供机制的研究认为公共产品的拍卖过程要优于直接拨款,并且意志意见会降低捐款和拍卖的效率。
4. 不同的政府观点对于公共经济问题分析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
【答案】(1)政府有机论
①“政府有机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自然有机体,个人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政府是有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