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测验的客观性不包括( )的客观性。
A. 测验的刺激
B. 对结果的推论
C. 绝对的标准
D. 对反应的量化
【答案】C
【解析】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心理测量的标准化包括以下内容:①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②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③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因此选C 。
2. 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而使能力相同的被试者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即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是指( )。
A. 焦虑倾向
B. 反应定势
C. 应试技巧
D. 应试动机
【答案】B
【解析】反应定势亦称反应风格,是指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即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而使能力相同的被试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
3. 按( )分类,可将测验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人格测验。
A. 测验的功能
B. 测验材料的性质
C. 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
D. 测验的方式
【答案】A
【解析】按测验材料的性质,测验可以分为文字测验和操作测验,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可以分为客观测验和投射测验。按测验的方式可以分为个体测验和团体测验。
4. 在心理测验实施中,主试者和被试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友好的、合作的、能促使被试者最大限度地做好测验的关系,称为( )关系。
A. 协调
B.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
C. 朋友
D. 帮助者与被帮助者
【答案】A
【解析】在施测过程中,主试与被试之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即一种友好合作的并能促使被试最大限度地做好测验的一种关系。例如,在能力测验中,这种关系会促使被试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人格测验中,它会促使被试真实坦白地回答问题。建立协调关系要求主试尽可能地激发被试兴趣,使其积极地应试。
5. 提出“比率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 比纳(Binet )
B. 西蒙(Simom )
C. 推孟(Tennam )
D. 韦克斯勒(Wechsler )
【答案】A
【解析】比奈首先提出了智龄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比率智商概念。
6. 通过考查测验( ),可以对测验的难度作出直观检验。
A. 分数的分布
B. 项目的难度
C. 分测验的多
D. 项目的区分度
【答案】A
【解析】测验的难度直接依赖于组成测验的项目的难度。通过考察测验分数的分布,可以对测验的难度作出直观分析。
7. 对一个测验来说,通常( ) 。
A. 只有一个常模团体
B. 有数个常模团体
C. 必须有一个以上的常模团体
D. 常模团体越多越好
【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一个测验通常有无数个常模团体。
8. 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系数来表示,如测验的效度系数是0.80, 则效标的总方差中有( )的方差是测验分数的方差。
A.36%
B.80%
C.64%
D.20%
【答案】C
【解析】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性系数来表示,意旨相关系数的平方,它表示测验正确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根据效度的定义,在效标的总方差中测验分数的方差占即64%。 已知因此,
9. 下列有关通过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回答某个题目的样本中,正确回答该题目的人数
B. 对非二分法记分的题目,可以用它作为难度的指标
C. 对二分法记分的题目,可以用它作为难度的指标
D. 其数值大小与题目的容易程度成反比
【答案】C
【解析】对二分法记分的题目难度通常以通过率来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题目的人数的百分比作为指标。
10.评定量表不同于心理测验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不严加控制
B. 不用量化
C. 不必标准化
D. 不由本人评定
【答案】A
【解析】评定量表与心理测验的不同之处在于评定过程不严加控制。
二、名词解释
11.内部效度
【答案】内部效度是指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当实验中因变量的变化是由自变量引起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时,这个实验就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前测的影响、实验程序的不一致、生长和成熟、被试的选择偏性、被试的缺失和变更及统计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