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理工大学美术教育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视觉文化

【答案】视觉文化是指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变现形态的文化。因此,视觉文化不只是艺术,凡是个体可以通过视知觉感受而直接获取信息与解读意义的文化样式都可以纳入到视觉文化的范畴。视觉文化的内容超越了视觉艺术的内容,视觉文化的研究不限于视觉艺术的研究,也不等同于审美研究。

二、简答题

2. 分析美术教育的价值与设定美术教育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案】(1)人类对所从事的任何事情都必须首先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然后根据特定的需要、特定的人群、特定的环境追求全部或部分价值的实现。实际上,有意识地追求价值的实现,就是设定行为的目标。

(2)从我们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看,美术学科包含着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两个部分,而且,教育功能必须在学科本体的基础上生发。因此,美术教育必然包括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追求,其余的目标则是属于对教育功能的追求。据此,我们可以将美术教育的目标概括为:(工转授美术知识与技能,延续和发展美术学科,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生活的需要; 颤乡成人的基本美术素养和能力,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发展。在体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专业院校的美术教育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会在取向和程度上存在差异。

3. 美术课程的评价建议是干什么?

【答案】(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美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

建议美术教师在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

4. 美术课程的人力资源指什么?

【答案】人力资源是最重要也最具有活力的美术课程资源,不仅直接参与了教学,而且是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运用者。关于开发者和运用者的角色,我们可以结合后面的内容加以说明,这里主要讨论人力作为课程资源直接参与美术教学。在此方面,美术教师所发挥的作用自不待言,需要美术教师尽可能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美术教学中得到尽情的发挥,也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保持和扩充自己的“资源”。另外,美术教师也可以运用其他的人力资源,包括学校领导、教研人员、其他学科的教师、学生、家长和艺术家、民间艺人等。

5. 美术教科书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案】在美术教科书的编制过程中,具体涉及三个方面,即教科书的整体结构、教科书所选择的具体课题以及具体课题的要素和结构。而这三个方面又呈现出不断递进的结构关系。教科书的编写不能脱离对它们的具体思考、选择和加工,教科书的不同特色、质量是由这三个方面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

(1)教科书的整体结构

美术教科书的整体结构指教科书是如何将具体的课题按照一定的逻辑和分类关系组织成一个结构体系,以体现教学的程序性和知识、技能的相关性。美术教科书的整体结构方一式有单课式、主题单元式和单课与单元结合式几种。

(2)教科书所选择的具体课题

美术教科书中的具体课题内容是最显性的因素之一,往往更容易为教师和学生所注意,也是引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的诱因。课题内容如果过于专业,容易导致学生对美术教科书甚至美术学习产生排斥感,因此课题的选择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与感性因素相融会,才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本美术教科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题内容的新颖性和适应性,教科书的编写者在此方面应该下大工夫。

(3)具体课题内容的要素和结构

具体课题内容的要素和结构是构成美术教科书特色的重要方面,也是美术教科书编写者的教材观和教育观的具体体现。根据1992年的《美术教学大纲》编制的美术教科书,虽然有数十套之多,但课题内容的要素和结构方面却大同小异,基本上是南课题、关于知识或技能的说明文、范图、步骤图、学生作业(品)、作业要求等组成,各教科书之间很难拉开明显的“距离”,也反映出教科书的编写者在课程观念、教学方式上基本趋同。

6. 除了本书提到的美术教学的特点之外,你认为美术教学还有什么特点?

【答案】(1)美术教学的视觉感知特点

美术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之上,通过直观的形象传达信息和印证事实与原理。虽然,美术教学离不开理论阐释,但在说明事实、概念、原理和操作程序时,比起其他的学科教

学更依赖视觉感知。美术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对视觉兀素和形式法则的体悟和认识,并融人视觉感知之中,成为视觉感知的图式。

(2)美术教学的情感特点

美术教学虽然不乏理性思考,但比起以记忆和推理为特征的科学学科的教学,却更强调情感性。美术教学必须尽可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沉潜于美术活动之中,达到忘我的状态。因此,美术教学中虽然也有理性产生的寒冷感,但更多的是由情感带来的暖性感。

(3)美术教学的技能特点

技能训练是美术教学基本过程之一。没有一定的技能,美术的表达将成为不可能,所以在美术学习中,学生会花大量的时间于认识材料、对材料一进行加工处理,并完成造型任务,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技能成了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以至于在一些人心目中美术成了“术科”。

(4)美术教学的个性特点

学生之间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心理特征、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的差异,会导致学生在认知、认同、理解和表达方面的不同。因此学生会在美术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品质和学习方式,并反映在他们创作的作品中,这是教学中应该认同和尊重的品质。

(5)美术教学的创造性特点

自由是创造的主要特征,没有自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造,因此在涉及表现和创作时,应该尽可能给学生以自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仅如此,对于创作的过程与方法也不能用一种绝对的标准去加以判断。

(6)美术教学的全体性特点

基础教育属于公民教育,其基本要求是必须面向所有学生的,因为中小学美术教学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所以理所当然也必须面对所有学生。因此全体性也就成了基础美术教学的基本特点。美术教学不应该只针对少数有天赋的学生,而应该从内容的选择到学习方法的采用等方面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虽然,让每个学生都喜欢美术、都学好美术是个理想,但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喜欢美术、学好美术却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去努力。

7. 如何在教学中追求信息传播的最大化和最佳化?

【答案】信息传播必须追求最佳的效果,而达到最佳效果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所传播的信息对接受者而言是有用的;

(2)所传播的信息应该是接受者所能理解的;

(3)接受者对信息的传播者的人格品质感兴趣或不反感,对信息感兴趣;

(4)信息传播过程较少被干扰,信息清晰、准确。

三、案例分析题

8. 案例:七年级上册《春天的畅想》的重难点设计如下:

重点:

(1)理解、感受春天,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关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