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现代西方哲学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间接调控

【答案】间接调控是指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宏观调控。间接调控是宏观调控的一种方式,它主要是根据市场变动规律和长期趋势,通过对市场参数施加影响,来调整企业的经济行为,达到保持市场稳定、均衡和间接导向的目的。间接调控的特点主要是:(1)以总量控制为主。即主要目标是调控国民经济总体活动,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条件下,通过市场发出正确的信号引导企业,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的活动。

(2)以控制价值平衡为主。即主要是调控财政、信贷和外汇的收支平衡,为市场提供一个大的框架,以调节企业的经营和投资活动,而不是审批产量指标和调拨物资。

(3)调控的直接对象是市场,最终作用对象是企业。国家通过规定市场运行方向,纠正市场偏差,补充市场不足,使市场成为社会供求规律和结构的显示器、转换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2. 直接调控

【答案】直接调控是指国家主要运用行政手段或指令性计划手段,直接针对每个微观经济单位而不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宏观调控。直接调抨方式具有强制性、约束力和速效性的特点,当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总量、结构或速度上的严重失衡和失常时,它能迅速有效地解决矛盾克服困难,使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恢复正常状态。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调控一方面容易忽视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从而压抑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其失去生机和活力; 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发挥甚至否定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很难达到有效调控的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国家的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问接调控为主,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通过市场机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管理和调控。

3. 企业制度

【答案】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企业制度是随企业的产生而产生,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企业制度在其演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基本类型。即单个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这是以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和企业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为标准来划分的。单个业主制企业是由业主个人出资兴办、直接经营的自然人企业; 合伙制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人共同出资兴办,共同经营和控制的企业:公司制企业是依法设立,由若干法人或自然人共同出资组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受民

事权利,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4. 宏观调控

【答案】宏观调控是指国家按照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需要的基本要求和国民经济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计划以及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总量平衡、结构合理、物价稳定和增加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加强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一般要求。

5. 赤字财政政策

【答案】赤字财政政策又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税而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刺激社会需求,或通过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来扩大社会需求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公共支出方面,财政政策需要在维持债务性支出和基金性支出不变的前提下,扩大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为了扩大经常性支出,政府需要增加国家机关和人员的支出、非营利性社会事业及其人员的支出、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人员的支出。但是扩张性财政政策通常更加注重公共工程方面的投资,即建设性支出。在降低税收力一面,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从缩小税基和降低税率两方面着手。所以,财政支出的扩大和税收的减少,既直接弥补了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不足,又通过增加民间的收入而间接扩大了消费需求。在财政预算上,财政支出扩大和税收减少,意味着财政赤字的出现或扩大。因此扩张性财政政策通常又表现为赤字财政政策。

6. 有限责任公司

【答案】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法定数量的股东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所负责任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这种公司是世界普遍采用的公司形式之一。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以下特征:

(1)设立简便。我国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1人以上,50人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一人公司除外)股东可分期缴纳认缴出资。

(2)不公开发行股票。

(3)多为亲朋熟人间组成的小企业,股东人数不多。

(4)公司机构简单,管理较为灵便。

(5)各国法律多规定其最低资本额。我国对有限责任公司(一人公司除外)最低注册资本额规定为人民币3万元。

7. 产业结构优化

【答案】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主动地采取各种措施调整和改善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结构关系与比例关系,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均表明,一定时期一个国家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一种最优的结构关系

和比例关系。这种最优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资源的长期最优配置,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并且有利于产业结构自身的演变升级。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政策措施有:

(l )技术政策,包括技术进步政策和技术结构政策。

(2)投资政策,主要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两个方面。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结构。

(3)劳动就业政策。

(4)国际贸易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实现公平的市场竞争,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

8. 消费需求

【答案】消费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对消费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由于这种需求一般是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表现的,因此又称为消费支出。从构成上看,社会消费需求包括公共消费需求和个人消费需求两部分。

(1)公共消费需求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指非物质生产部门对公共消费品的需求,即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如科学、教育、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如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军队、警察等)对各种公共消费品的需求; 二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对公共消费品的需求(主要指用于集体消费的部分)。

(2)个人消费需求是指居民个人日常生活中对各种消费品和直接为生活服务的劳务的需求。在个人消费需求中,小部分是自给性消费,其他绝大部分为商品性消费。商品性消费需求是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由于社会总供给中包括农民或手工业者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那一部分,相应地在社会消费需求中,也应包括这一部分自给性消费,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在范围和口径上相互协调。

9. 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国土原则进行统计,即小论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通过在本国范围内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都计算在内,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利用在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核算方法:

(1)生产法。将各部门生产的产品或获得的营业收入的增加值相加,得出国内生产总值。

(2)收入法。将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税金及固定资产折旧费相加,得出国内生产总值。

(3)支出法。将个人购买的物品和劳务、政府及团体购买的物品和劳务、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相加,得出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国民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收入一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收入一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