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际贸易失衡

【答案】国际贸易失衡的概念包括狄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国际贸易失衡是指单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处于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的状况。广义的国际贸易失衡是指世界范围内出现某些国家大量贸易顺差,而另外一些国家出现大量贸易逆差的状况。由于世界是一个整体,有一些国家出现大量顺差,必然意味着其他国家会出现大量逆差。根据贸易失衡不同的特点,一般将国际贸易失衡分为以下几种特定的类型:临时性失衡; 周期性贸易失衡; 收入性贸易失衡; 货币性贸易失衡; 结构性贸易失衡。国际贸易失衡会影响到本国货币的汇率、国民收入、外汇储备。

2. 消费结构

【答案】消费结构是指一定时期里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务消费的组成和比例关系。消费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按消费需要的层次来分类,可分为生存资料的消费、享受资料的消费和发展资料的消费:按消费方式的不同来分类,可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 按消费对象的不同使用价值来分类,可分为吃、穿、住、行、用等消费; 按取得消费对象的方式不同来分类,可分为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按消费商品的价值来分类,可分为低档、中档和高档消费品的消费等。消费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体制、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物价状况、人口总量及构成、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等。

3. 储蓄缺口

【答案】储蓄缺口是指储蓄小于投资产生的缺口。储蓄缺口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和贫困化的根源之一在于其国内资本积累能力或储蓄能力的不足,资本短缺始终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一大难题。资本短缺的后果是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投资的扩大,使得实现经济增长率所需要的资本规模无法实现,影响了经济发展。而外资能够弥补国内储蓄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投资规模间的缺口,因此,在国内资本积累能力相对低下而又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的情况下,积极而有效地利用外国资本乃是发展中国家克服国内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获得追加生产要素,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4. 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以完善的法人制度为基础,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标志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

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

5. 授权经营

【答案】授权经营是指国有资产出资人将由其行使的部分权利授予其所出资企业中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行使。被授权企业对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中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承担保值增值责任。被授权经营的企业可以是从事生产经营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也可以是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的好处有:

(1)有利于明确国有资产投资主体,明晰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

(2)有利于实现国有资本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充分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

(3)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抓大放小的政策和战略,把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

6. 个人投资

【答案】个人投资是指居民个人将其货币资金转换为其他形式的金融资产,以期将来获得与所承担的风险相应的经常性收入或本金的升值,实现货币资金的保值和增值的一切活动。个人资产形式选择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在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条件下,使收益达到最大化。居民的投资动机,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一是为了获得利息、股息和红利等收益,简称为利息动机;

二是为了购买住宅、家具和其他耐用消费品,以及为婚丧嫁娶等需要大笔开支的未来消费作积累,统称为特殊消费动机;

三是为了子女教育、为待业和退休等提供生活保障,一般称为个人负担动机。

7. 信息市场

【答案】信息市场是指以提供各种信息来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交换的场所。大多数信息能够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信息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信息市场的特点,表现为:

(1)交易活动具有多次性。由于信息交易并不是让渡所有权而是使用权,因此,同一信息商品可以在其有效时间内多次、反复出卖。

(2)交换具有间接性。即需求者不一定通过直接交换方式获得信息,而是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获得信息。

(3)交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随时间的推移和条件变化,其使用价值会失效。信息市场发挥着中介作用,是沟通产、供、销的桥梁,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资源。

8. 产业替代政策

【答案】产业替代政策是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以新兴和高效的产业取代某些传统产业和低效产业的政策措施。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水平的行业将继续受到政策的抑制,而高新技术产

业、装备制造业、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将继续得到政策支持。

9. 盈余财政政策

【答案】盈余财政政策又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而增加财政收入,或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财政赤字,致使出现或增加财政盈余,达到抑制或减少社会总需求,消除总需求膨胀效应的财政政策。在减少公共支出方面,财政政策需要在维持债务性支出和基金性支出不变的前提下,减少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为了减少经常性支出,政府需要压缩国家机关和人员的支出、非营利性社会事业及其人员的支出、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人员的支出。为了减少建设性支出,政府需要大力压缩公共工程支出。在提高税收方面,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从扩大税基(如缩小减免税或退税的企业范围、降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起征点)和提高税率(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和将企业的消费型增值税改为生产型增值税)两方面着于。所以,财政支出的减少和税收的提高,既直接减少了投资和消费需求,又通过降低民间的收入而间接收缩了消费需求。在财政预算上,财政支出降低和税收提高同步进行,意味着财政盈余的出现或赤字的减少。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通常又表现为盈余性财政政策。

10.国家经济安全

【答案】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根本的经济利益免遭侵害的一种经济状态。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一国经济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

(2)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自主性、抗风险和竞争力;

(3)不至于因为局部问题的演变而使整个经济受到冲击和遭受过多损失;

(4)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有:

(1)国家支付危机;

(2)金融风险;

(3)产业安全和贸易被控;

(4)资源被侵害;

(5)信息和技术损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为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在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二、简答题

11.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总供给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总需求规模

社会对商品的总需求规模影响总供给水平,有两种情况:在商品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背景下,总供给水平是由总需求的规模决定的; 在商品的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背景下,总需求规模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