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专业学位)830西洋管弦乐演奏[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 )体现了瓦格纳乐剧的最高成就。

A. 《纽伦堡的名歌手》

B. 《尼伯龙根的指环》

C.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D. 《漂泊的荷兰人》

【答案】B

【解析】《尼伯龙根的指环》是德国音乐家瓦格纳作曲及编剧的一部大型乐剧,作品干1848年开始创作,牵1874年完成,历时共26年。创作灵感来自北欧神话内的故事及人物,特别是冰岛家族传说。该剧由四部歌剧组成,亦被认为是瓦格纳乐剧的最高成就。

2. 印象主义管弦音乐里程碑式的代表作为( )。

A. 《大海》

B. 《牧神午后》

C. 《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

D. 《月色满庭台》

【答案】B

【解析】作于1892~1894年的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是受他的朋友斯蒂芬·马拉美的著名诗篇启发而写,以其异国情调的旋律和难以捉摸的和声令人困惑不解。但是它获得了普遍的赞赏,是印象主义管弦音乐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3. 贝多芬创作的唯一的歌剧作品为( )。

A. 《科里奥朗》

B. 《埃格蒙特》

C. 《费德里奥》

D. 《莱奥诺拉》

E. 《格诺菲瓦》

F. 《雅典的废墟》

【答案】C

【解析】《费德里奥》是由贝多芬创作的唯一的一部两幕歌剧,1805年初演于维也纳。故事内容为贵族唐·弗洛列斯坦的妻子女扮男装充当狱卒的助手,来保护因反对暴政而身陷图圈的丈夫免收政敌的伤害。最后通过向正直的国务大臣讲述事实真相,终使沉冤昭雪。

4. 古希腊的拨弦乐器以( )为代表。

A. 里尔

B. 阿夫洛斯

C. 基萨拉

D. 绪任克斯

【答案】A

【解析】里尔琴为琴身用龟壳或木头制成,两端有角(或木制琴臂)以横木相连,弦线数3~12根不等的古希腊拨弦乐器,故A 项正确。B 项,阿夫洛斯是古希腊最原始的乐器之一,是现代管乐的始祖。C 项中,基萨拉琴属于里拉族乐器,代表性没有里尔琴强。D 项,绪任克斯是排箫在希腊的别称。

5.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织体是( )。

A. 单声部音乐

B. 复调音乐

C. 主调音乐

D. 无调性音乐

【答案】B

【解析】音乐织体指音乐时间、空间结构。复调音乐是一种作品中含有两条以上(含)独立旋律,通过技术性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在中世纪的教会圣咏中,出现了最早的复音音乐。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复调音乐不断该改进,15世纪后半期~16世纪是复调音乐的黄金时代。

6. 14~15世纪,英国作曲家( )开创了文艺复兴音乐的新风格。

A. 塔利斯

B. 伯德

C. 邓斯泰布尔

D. 普塞尔

【答案】C

【解析】约翰·邓斯泰布尔,生活在约1385~1453的英国数学家,音乐家。15世纪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独树一帜,这对后来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理论和实践有很大影响,故C 项正确。A 项,托马斯·塔利斯为16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作曲家。B 项,伯德,全名威廉姆·伯德生活在16、17世纪,是英国最后一位杰出的天主教音乐作曲家。D 项,普塞尔是17世纪著名的宫廷音乐师。

7.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诗( )以象征主义画家勃克林一幅描绘坟场孤岛的绘画作为题材,运用了印象主义音乐的手法。

A. 《钟声》

B. 《悬崖》

C. 《死之岛》

D. 《阿列科》

【答案】C

【解析】《死之岛》是象征主义画家勃克林最受争议也最为著名的画作,引起了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欲望,并于1909年4月完成。《死之岛》是该作曲家一生所作的四部交响诗(最早的一篇现已散失)的最后一部,它延展了第二交响曲的气势和内在的热力,其简洁的结构仿佛一个大漩涡,把听者吸附进死亡的深渊,最终越陷越深且难以自拔,但中间进发出来的憧憬与眷顾,却使冗长的恐惧获得化解。

8. 古希腊的吹管乐器主要有( )。

A. 里尔

B. 阿夫洛斯

C. 基萨拉

D. 绪任克斯

【答案】B

【解析】阿夫洛斯管是古希腊最原始的乐器之一,是现代管乐的始祖,故B 项正确。A 项,里尔琴为古希腊拨弦乐器。C 项,基萨拉琴属于里尔族乐器。D 项,绪任克斯是排箫在希腊的别称。

二、名词解释

9. 曼海姆乐派

【答案】曼海姆乐派是18世纪在德国南部曼海姆形成的一个音乐流派。当时曼海姆宫廷的公爵特别热爱音乐,组建起欧洲最优秀的管弦乐队,使曼海姆成为当时德国重要的音乐文化中心。一批来自奥地利和波希米亚,以约翰·斯塔米茨(Johan Stamitz , 1717~1757)为首的音乐家们一起创作、演出,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被称为“曼海姆乐派”。他们在结构上,奠定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布局,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快速的第四乐章,形成了快板一行板一小步舞曲一快板终曲的交响乐套曲形式; 在演奏风格上,仔细安排乐队演奏力度上“渐强”、“渐弱”的情感幅度变化,在当时具有前瞻性; 在创作上,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重视以小提琴为中心的旋律声部,加强了管乐器的色彩效果,废除了巴罗克时期乐队通奏低音的写法,开创性地采用总谱形式进行创作:在乐队编制E ,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交响乐队,1756年达到56人,成为当时欧洲最大、最优秀的管弦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