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25汉语言文字学之语言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于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 词语的替换

【答案】词语的替换是指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词语演变现象。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核心词汇相对比较稳定,一般词汇的词语替换则比较频繁,它与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

例如,我国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唐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用“代”替换“世”。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吏有朝廷发的“体禄”,包括“体米”和“体银”,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获取工作报酬的方式起了变化,这些词语就弃之不用了,代之而起的是“薪水”一词,而“薪水”后来又被“工资”所替换。社会生活的急剧改变、社会观念的改变都会引发语言出现相当数量的词语的替换。

3. 词义的扩大

【答案】词义的扩大是指一个词的词义,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的词义演变现象。如汉语的“江”、“河”,原来只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墨水”原来只指作为书写工具的黑色液体,现在则指各种颜色的这种液体。

4. 反义关系

【答案】反义关系是指意义相反的一对词之间的关系。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称为反义词。它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利用来揭露矛盾,突出对立面。

反义关系有互补反义关系和和极性反义关系两种类型。如“长”与“短”、“拥护”和“反对”“生”和“死”,都是互补反义关系,其中不允许插入第二种状态; 而“白”和“黑”、“大”和“小”、“朋友”和“敌人”等都是极性反义关系,其中都还允许第三种情况存在。

5. 音位变体

【答案】音位变体是指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又称音品。即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音位与音位变自由变体”两种。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必然变体”; 自由变,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习惯变体”。

二、简答题

6. 什么称作语流音变?

【答案】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往往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自己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称作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换位、弱化、脱落等几种。

7. 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案】(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适应人类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用语言进行交际,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说话人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另一个方面是,听话人通过同样的工具来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思想。交流思想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基本内容。当然,除了交流思想之外,人们也能连带地运用语言彼此表达感情。一般动物没有思想可以交流,也就没有语言。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除了语言或语言成分的代用品之外,人们还能用图画、手势、击鼓、烽火、红绿灯等等去传递消息、交流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这些都不能与语言相提并论。它们的表达能力是极其有限的。语言是不依赖于其它任何交际工具而独立存在的交际工具,它的服务领域非常广阔。只有语言才是人类社会一天也不能缺少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关系最深的、能充分交流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

8. 各种语言的语法的发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答案】各种语言语法的发展的共同特点有:

(1)语法中的任何演变都是缓慢的。新的语法成分的产生,或旧的语法成分的演变和消失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更不用说整个语法系统的发展了。

(2)语法的发展都有某种共同的趋向,即都是向着愈益精密和完善的方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规则,并且不断地用新的规则充实起来。语法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工作的巨大成果,所以,语法必然向着愈益精密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9. 为什么说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功能?

【答案】语言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其中,人际功能是语言最

重要的社会功能。之所以说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功能,主要是因为:

(1)信息传递功能是人际互动功能的基础,是为人际互动功能服务的。信息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是社会中人与人交流的基本方式,语言在发挥他爱的信息传递功能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人际互动和交流。

(2)在真实语言环境中,使用语言大多是不仅仅只是传递一种信息,更多是在发挥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 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3)在阅读写作中,语言也发挥着其人际互动的功能。书籍,报刊上的话语似乎只有说话者,但是每个阅读者就是话语的接受者,写作者和读者之问通过语言的书面形式进行着交流和互动。

(4)在话语环境中,只有说话人,没有受话人是,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人仍然存在。例如只有一人独自在哭天抢地是,把天地当作受话者,语言也在表达着情感和态度,发挥着人际功能。

总之,语言的社会功能中,信息传递功能是基础,为人际互动服务,而人际互动功能的发挥,正是语言联系社会的重要体现。所以,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功能。

10.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有哪些表现? 它们在语言的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1)表现:语言间相互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语言间语言成分的吸收、结构规则的模仿、在另一种语言的影响下产生一些新的语言成分以及某一个或几个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另一民族的语言,等等。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在同时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的地区特别容易发生。

(2)作用:语言成分的相互吸收是语言间相互影响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一般的情形,每一种语言都包含有一定数量的外来成分,其中包括外来的词、外来的音位、音节、构词词素和句子结构的规则等等。这些外来的东西一经吸收之后就逐渐成为本语言中自己的东西。这是丰富语言的一条途径。

11.什么是语言的规范化工作?

【答案】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在那些分歧或是馄乱的现象中,找出甚至确定大家都应遵循的规范,指出那些不合规范的东西,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方法,推广那些合乎规范的现象,限制并逐渐淘汰那些不合规范的现象。这就是语言规范化的工作。

12.什么是音位变体? 音位的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有什么不同?

【答案】(1)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称作这个音位的变体。音位变体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两种。

(2)音位的自由变体,就是能出现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之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音位的条件变体是在一定语言中各有一定的出现场合而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