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89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课之语言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亲属语言

【答案】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语系、语族、语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的,称为亲属语言。如汉语和藏语、壮语、苗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2. 词义的模糊性

【答案】词义模糊性是指从客观事物和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词语意义的一种的特征。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抽象的反映,概括是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为一般的、简单的东西。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如语言中“早晨”和“上午”,“下午”和“傍晚”,“傍晚”和“夜晚”等都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相互间没有一个几点几分的明确界限。即使像“人”这样的词义,尽管所指是明确的,但词义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每个人的回答也决不会完全一样。这些例子说明,一般词的词义多少都带有模糊性。

3. 联想意义

【答案】联想意义是指一个词除了它的基本意义以外所具有的附加涵义。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象征功能等。

(1)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如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前者适用于朋友之间等随意的、面对面的私人交际的场合; 后者适用于教育、学术、宗教等领域和国与国之间、上下级政府或机构之间等严肃、正式的非私人性交际场合。

(3)词的象征意义常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相关,比如“喜鹊”在捷克语中叫strake ,基本概念和指称与汉语的“喜鹊”是相同的,但在捷克语中却是小偷小摸的象征,与在汉语中喜庆的象征意义人不相同。

4. 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答案】(1)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

义。是与词汇意义相对的,指语言在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语法意义可以包括结构意义和功能意义两种,结构意义反映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功能意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 表述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所指事物现象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关系,又可分称述意义和情态意义两种。

(2)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狭义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或形态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和级。

5. 词义的扩大

【答案】词义的扩大是指一个词的词义,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的词义演变现象。如汉语的“江”、“河”,原来只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墨水”原来只指作为书写工具的黑色液体,现在则指各种颜色的这种液体。

二、简答题

6. 思维有哪些类型? 它们与语言是什么关系?

【答案】(1)思维的类型

思维一般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

①动作思维。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时,通过对现场情景的直观感知,来控制和调整动作的思维。这种思维所凭借的思维工具是现场情景。

②形象思维。是通过对事物形象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意象,并对这种意象进行想象等加工处理的思维。形象思维所凭借的思维工具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反映之后所呈现的形象。

③抽象思维。是运用某些抽象的符号对事物的性质、特征、关系等进行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的思维。抽象思维的工具是抽象符号。其最主要的工具是语言。

(2)思维与语言相互依存

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而且可以帮助人们固定和保存思维的成果。抽象思维的成果是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些理性认识的成果主要靠语言固定和储存。即使是形象思维的成果的储存往往也依赖语言。并且思维所产生的成果也需要语言来表达,语言帮助思维工作的同时,又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人的发音器官山哪些部分构成? 它们在发音时各起什么作用? 答: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成三大部分:

(1)肺、支气管、气管:当肺部收缩或扩张时,能够通过支气管、气管呼出或吸入气流。呼吸的气流是人类发音的原动力。人们在说话时,多半利用呼气来发音,只有少数语言中的某些音是利用吸气发出的。

(2)喉头:喉头的中间有两对薄膜,上面一对是假声带,下面一对是声带。两片声带之间的

通路称作声门。当声门闭拢时,气流通过喉头就会使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声带在发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口腔、鼻腔、咽腔:其中最重要的是口腔。它们都是发音时重要的共鸣器。

7. 什么是同义词?

【答案】某一语言的词汇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称为同义词。同义词的来源很多,借用方言词和外语词都可以产生同义词。但更主要的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由于进一步认识到客观事物的种种特征,因而创造出舆旧有的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基本相同的新词,形成同义词。

8. “一穷二白”“副”和“一副手套”的“白”和“白布”的“白”、顶起来”的“顶”和“一顶帽子”的“项”、“副班长”的的“副”、“莲子”和“帘子”等是不是同音词? 为什么?

【答案】是同音词。因为它们语音相同但是意义上没有联系。

9. 什么是构词法? 构词法主要有哪几种? 请举例说明。

【答案】语法中的构词法是按照语法规则构成新词的方法。构词法是丰富和发展词汇的重要手段。按照语法规则构成新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附加法

作为构词法的附加法指的是给含有词根词素的成分添加附加词素而构成新词的方法。用附加法构成的词是派生词。大多数语言用来构词的附加法有前加法和后加法两种。添加前缀而构成新词的方法称作前加法。例如汉语“第一”“老虎”等就是用前加法构成的。添加后缀而构成新词的方法称作后加法。例如汉语“学者”“桌子”等都是用后加法构成的。

(2)复合法

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含有词根词素的成分组合起来构成新词的方法称作复合法。用复合法构成的词是复合词。例如汉语“辉煌”“璀璨”等。

10.简述文字和字符的关系。

【答案】文字和字符的关系表现为: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

文字是以字符为元素构成的符号系统。文字的基本书写单位是字符,拼音文字的字符一般称为字母,一个字母是一个字符,如英语的字母、日语的假名,汉语的字符一般称为字,一个汉字也是一个字符。文字与字符的关系类似于语言与词的关系。

(2)字符能代表某种具体的语言单位

字符的主要特征是能代表某种具体的语言单位,包括音素(音位)、音节、语素、词等。除了字母和字以外,字符还包括一些特殊符号,如阿拉伯数字、科学符号、标音符号(如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等)、标点符号等。广义的文字包括这些特殊符号,狭义的文字不包括这些特殊符号,只包括字母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