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13管理综合一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网络图
【答案】网络图是用箭线和节点将某项工作的流程表示出来的图形。根据绘图表达方法的不同,分为双代号表示法(以箭线表示工作)和单代号表示法(以节点表示工作); 根据表达的逻辑关系和时间参数肯定与否,又可分为肯定型和非肯定型两大类; 根据计划目标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目标网络模型和多目标网络模型。其组成元素为箭线、节点和线路。节点和箭线在不同的网络图形中有不同的含义,在单代号网络图中,节点表不工作,箭线表示关系,而在双代号网络图中,箭线表示工作及走向,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和结束。线路是指从起点到节点的一条通路,工期最长的一条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时间必须保证,否则会出现工期的延误。
2. 学习型组织
【答案】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学习、适应和改变的能力的组织。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员工持续不断地获得和分享新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工作或决策。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为:①自我超越;
②改善心智模式;
③建立共同愿景;
④团队学习;
⑤系统思考。
学习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包括:
①整个组织内包括所有职能领域以及所有组织层级的员工都必须共享信息,井且在工作活动中进行协作。
②最低程度的结构障碍和物理障碍,从而使员工能够以最佳的方式共同完成组织的工作任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学习。
③强调向工作团队充分授权,管理者充当的是协调者、支持者和倡导者。
3. 管理绿色化
【答案】管理绿色化是指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它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层
次、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要求在企业管理中时时处处考虑环保、体现绿色。与传统的其他管理理念相比,绿色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综合性。绿色管理是对生态观念和社会观念进行综合的整体发展; ②绿色管理的前提是消费者觉醒的“绿色”意识; ③绿色管理的基础在于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 ④绿色标准及标志呈现世界无差别性。
4. 计划与决策
【答案】(1)计划是关于未来的蓝图,是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与安排。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计划管理工作:其二是指以规划、预算等为主体的具体的计划形式,它们是实施计划管理职能的书面文件。计划工作和计划形式是密切相关的,计划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就是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形成计划不仅是计划工作要完成的任务,也是计划执行的指南。
(2)决策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其构成要素有:决策者、决策目标、自然状态、备选方案、决策后果和决策准则。
(3)计划和决策的区别和联系:
①计划和决策是相互区别的,因为这两项工作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和方式的选择; 而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具体任务的安排。
②计划和决策又是互相联系的:a.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b. 在实际工作中,计划与决策是互相渗透的,有时候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二、分析题
5. 孙工所在的助理项目部由六位监理人员组成。监理人员受业主委托在工地现场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对工程中所进行的每一道工序进行检杳,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方可进行下笔工序的施工,六位监理人员各有分下。其中,赵工一一总监代表,是该项目部的领导; 其他五个监理分别是:沈工一一负责铜钵下程验收; 刘工一一负责模板工程验收; 宋工一一负责混凝土工程验收; 孙工一一负责电气安装工程验收; 黄工一一负责暖通工程验收。
赵工从事监理项日总的领导工作,责任心强,对下属们的监理工作总是事事过问,尽心尽责。整天从早忙到晚。似乎把五位监理的工作都由他一人来做才放心。他曾讲“以前,某工程只有我一个土建监理,一切事都办的很好,现在包括现有四位土建监理,可监理起工程来,并未感到轻松,倒更有麻烦事多起来的感觉。”其他监理评价赵工的工作是:“做不到点上,越忙越乱。”
沈工负责钢筋验收,工作努力,不怕吃苦,现场经验多,职称是六位监理中最低的一一助理工程师; 刘工负责模板工程验收,理论水平高,写作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 宋工负责混凝土工程验收。工作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不善言谈; 孙工和黄工分别负责电气和暖通工程验收。工作认真,水平可以。
工程开始时,工作进展还比较顺利。但不久,监理人员内部就出现了矛盾。几位监理对总监赵工的工作方法产生了意见。特别是沈工,他认为赵工对自己的工作成绩从未给予肯定,还时常遭受批评。例如,有一次沈工在检查钢筋时发现有问题,他立即通知了施工单位整改。赵工在现
场巡视时发现了问题,赵工回来后就批评沈工,为什么没发现问题,当沈工说明不但发现了问题并做了处理后,赵工仍批评沈工为什么没向他汇报。有时还出现这样的问题,项日经理己将问题指给施工单位并指出整改方法,而项日总监赵工发现同一问题也向施工单位指出整改方法,造成施工单位不知听谁的混乱现象。再有,每个月末,监理项目部将本月工作质量,发生的问题,验评次数、优良率曲线等情况写成“监理月报”递交业主及质量监督站。开始这些工作都是由赵工亲自完成,但赵工逐渐感觉自己太忙,就提出让大家轮流写。写完后再由赵工核对修改。刘工认为,月报不是任何人都能很好的完成它。事实证明,刘工写的月报内容翔实,赵工基本不必修改,而其他监理写的月报,赵工要花几个小时的时间修改。有时,因赵工有其他事,月报未来得及修改,造成月报不能按时完成发出。
由于赵工的领导方式,几位监理无法与赵工沟通,使得整体的办事效率降低,士气低落,施工单位及业主对监理也小满意,工程速度和质量受到影响。
问题:
(1)赵工的问题出在哪? 违反了哪些管理理论?
(2)如何改进赵工的管理方式?
【答案】(1)领导的实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通过该过程来影响、激励和引导人们执行某项任务,以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种行为。从本案例来看,赵工的领导风格属于独裁型,这种领导方式倾向于集权管理,采用命令式的方式告知下属采用什么样的工作方法,单边决策,限制员工参与。
赵工的问题在于没有根据环境的变化,转变自身的领导方式,以致工作团队办事效率低下,士气低落,导致施工单位及业主对监理的不满意,工程速度和质量也受到影响。
根据本案例,赵工的管理方式违背了以下管理理论:
①权责一致原则。权责一致是指一定的职权与一定的职责相适应,有责就有权,有权就有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赵工在工作中对下属们的监理工作总是事事过问,似乎五位监理的工作都由他一人来做才放心,这种做法打击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使分工形同虚设,同时导致了员工们的抱怨。
②集权和分权相适应的原则。赵工在工作中对下属们的监理工作总是事事过问,不敢向员工分权,结果导致自己整天忙里忙外,感到麻烦事特多,同时,员工抱怨赵工做不到点上,越忙越乱。这些都是集权和分权不相适应导致的后果。
③例外原则。赵工作为总监代表,没必要事事关心,只需抓好主要工作,其余的事情由其他监理来做就可以了,但是,恰恰相反,赵工什么事情都管,不善于抓关键点,结果造成了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好,违反了管理中的例外原则。
④人职匹配原则。人职匹配原则是指因人设职和因职设人的关系原则,只有将员工的才能和工作特点相匹配,才能提高工作水平,促进组织水平的提高。案例中,刘工理论水平高,写作能力强,写的月报内容翔实,但赵工没有充分利用刘工的优势,采用轮流写月报的做法,结果导致花几个小时的时间修改。有时,因赵工有其他事,月报未来得及修改,造成不能按时完成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