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 2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 9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 17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 .. 25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 .. 34

一、名词解释

1. 情境学习

【答案】情境学习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199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的,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就致力于将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的、融合的状态,由此力图解决传统学校学习的去自我、去情境的顽疾。

2. 校园网

【答案】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校园网是一个宽带、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很强的局域网络,所以应具有教务、行政和总务管理功能。校园网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多媒体演示教室、教师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教学、考试资料库等,能够在网络上运行。如果一所学校包括多个专业学科(或多个系),也可以形成多个局域网络,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起来。

3.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答案】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由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组成,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主讲教师既有两院院士,也有国家级教学名师。

4. 学习资源

【答案】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所创建得到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可用于学习的一切资源。包括信息、人员、资料、设备和技术等。一般可分为两类: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如教科书、语言实验室等; 非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或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戏剧、博物馆等。

二、简答题

5. 简述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的内容。

【答案】以美国布卢姆为首的一个委员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教育目标的分类做了系统研究。他们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等三大领域,又按层次将各个领域分成若干亚领域。在三个领域中,布卢姆本人的贡献主要在认知领域。

(1)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根据布卢姆的分类,包括以下六个层次:

①知道:知道是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的回忆。知道是认知目标中最低层次的能力,它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②领会:领会是指理解和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想测量是否对知识材料产生了领会,可以借助转换、解释、推断三种形式。转换就是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解释就是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括; 推断就是预测发展的趋势。

③运用:这是指将所学到的规则、方法、步骤、原理、原则和概念等运用到新情境的能力。运用的能力要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

④分析:分析是指把复杂的知识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⑤综合:综合是指将所学到的片断概念或知识、原理、原则与事实等整合成新的知识整体的能力。

⑥评价:这是认知日标中最高层次的能力,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并需要依据某项标准做出价值判断。

(2)情感领域目标分类

美国教育学者柯拉斯霍等人于1964年出版了情感教育目标分类专著。他认为,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态度、兴趣、理想、欣赏和适应方式等,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①接受:这是情感目标中最低层次的学习结果。它是指对某种现象和刺激的感知。先有感知,才能产生注意,最后才选择所要注意的刺激。教师如果要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使学生愿意接受。

②反应:这是指主动的注意,亦即积极地参与反应。如果学生对某学科表示有兴趣学习,即为反应的层次。

③价值判断:这是指对于接触到的事情、现象或行为感到有价值,因而表现积极的态度和重视其价值。“态度”和“欣赏”即为此层次的行为。

④价值的组织:当个人以不同的程度评价许多事物的价值时,他就开始发展自己的价值系统。将这些不同的价值系统组织起来,使其具有一致性,即为价值的组织。

⑤价值的个性化:这是将价值系统内在化,成为个性或信念的一部分,个人就依其信念行事。

(3)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1972年,美国教育学者辛普逊(E. J. Simpson)发表了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的专著。辛普逊将技能领域目标分为下述六类:

①知觉:包括感官刺激、线索的选择、转换等三部分,借以了解物体、性质和关系。

②准备状态:包括心理、身体和情绪三个方面,目的是为某一动作做准备。

③引导的反应:指在别人指导下所表现出的明显动作,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

④机械练习:指反复练习所学的动作,由熟练而养成习惯。

⑤复杂的反应:指个人能够表现出复杂的动作和行为。

⑥创作:指创作出新的行为方式及动作。

6. 请谈谈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及其内涵的认识。

【答案】(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该环境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经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7. “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data )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阐述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

【答案】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要想在其中找一条具体的信息,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因此有人感叹“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data )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

(1)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现象关键是没有掌握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具体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网络中的数据资料没有有效而及时的转化为有用的知识。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数据被处理后变成信息,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而知识是让从定量到定性的过程得以实现的、抽象的、逻辑的东西。知识是需要通过信息使用归纳、演绎得方法得到。所以,只有庞大的数据资料是没有价值的,它需要经过加工处理成为信息,继而变成有用的知识。

②个人缺乏Internet 信息搜索能力,没有获得有用的知识。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并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极大的影响着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同时对每个社会中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基础知识和信息搜索能力成为不可缺少的生存技能,如果没有上述技能就不能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准确而有效的找到所需要的知识。

(2)解决上述现象的措施

①掌握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

a. 利用己有的网上检索下具。如使用Google ,百度等搜索引擎,可以通过关键字(及其组合)来搜索想要的资源。

b. 通过权威站点的推荐和链接。查找相关学科的著名站点或页面时,注意它们推荐的站点或链接的网页,参考价值很高。

c. 通过印刷媒体的介绍。如报纸、杂志、专业期刊、相关手册等印刷媒体所推荐的站点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