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原教育学部)现代教育技术(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支架式教学

【答案】支架式教学,即教师或其他助学者通过和学习者共同完成蕴含了某种文化的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而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活动,直到最后完全撤去脚于架。

2. 学习策略

【答案】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即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程序和技巧。主要类型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3. 先行组织者

【答案】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4. 专家系统

【答案】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也就是说,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某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简而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二、简答题

5. 简述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及学科知识体系。

【答案】(l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有关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其中学习过程既包括无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又包括有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即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 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它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同伴、小组、群体等,非人力资源包括各种教学设备、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等。

(2)教育技术学是以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唯一学

科。AECT 的1994年定义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范畴设计五个方面: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6. 说明什么是视听教学方法

【答案】视听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视听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它的发展形成了依靠教学资源的思想和媒体辅助与传播教学的模式。

在整个视听教学运动中,不同时期都对教学实践作出了理论的概括,提出了有关的理论,如视觉教学理论、视听教学理论和视听传播理论,这些理论对教学实践起到丁指导作用,其中戴尔的视听教学理论影响最大。

(1)视听教学论

①视听教学理论的主体可以概括为三个相同的方面:

a. 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

b. 各类视听教材与方法应按其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性质——具体或抽象的程度来分类。 c. 视听媒体应与课程有机结合。

②“经验之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它是戴尔在1946年提出的,在1969年进行了修改。戴尔认为,人们学习知识,一是由自己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

“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 a. “做”的经验,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直接有目的的经验。指直接地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取得的经验,是通过对真实事物的看、听、尝、摸和嗅,即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具体经验。

第二,设计的经验。指通过模型、标本等学习间接材料获得的经验。模型、标本等是通过人下设计、仿造的事物,多与真实事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但在教学上应用比真实事物易于领会。

第三,演戏的经验。指把一些事情编成戏剧,让学生在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使他们在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去获得经验。参加演戏与看戏不同,演戏可以使人们参与重复的经验,而看戏是获得观察的经验。

b. “观察”的经验,包括六个层次:

第一,观摩示范。看别人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知道一件事是怎么做的。以后,他可以自己动手去做。

第二,学习旅行。可以看到真实事物的各种景象。

第三,参观展览。展览是供人们看的,使人们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第四,电视。

第五,电影。银屏上的事物是真实事物的替代,通过看电视或看电影,可以获得一种替代的经验。

第六,录音,无线电,静止画面。它们可以分别提供听觉的与视觉的经验,与电影、电视提

供的视听经验相比,抽象层次要高一些。

c. “抽象”的经验,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视觉符号。主要指图表、地图等。它们己看不到事物的实在形态,是一种抽象的代表,如地图上的曲线代表河流,线条代表铁路等。

第二,言语符号。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符号。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

戴尔认为,学生积累了一些具体经验,并能够理解真实事物的抽象表现形式,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参加更加抽象的教学活动。

(2)视听传播论

①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对用于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的设计与使用。

②视听传播的任务是:对用于学习过程以达到任何目的的图像讯息和非表象讯息两者的独特的、相对的优点进行研究; 对某一教育环境中人和器具发出的讯息作结构上和系统的处理。这些任务包括对系统组成部分和完整教学系统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使用。

③视听传播的实际目的是使有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能力的各种传播方法和媒体得到允分有效的使用。”

④视听传播论以传播和学习的基本模型为基础,综合了早期的系统思想。简单解释如下: 从整体上看,该模型把教学过程视作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说明“视听传播设计”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传播过程的理论,信息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法确定信息运行的起点。因此,在模型中不明确指出教学传播过程的起点,是合乎传播学原理的。为便于讨论,假设在某特定的教学情形下,第一步工作是确定教学的目标。其过程为:

a. 明确教学目标,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b.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讯息——教学内容。

c. 进行视听传播设计。

d. 把视听传播设计的产物——教学系统投入教学情境中使用。

e. 对评价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上述过程反映了现代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该模型要说明的正是视听传播的设计——这是该领域所研究的对象——与教学过程的有机联系,故称“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

7. 直接获取视频素材的方法都有哪些?

【答案】视频材料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视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直接获取视频素材的方法有:

(1)通过拍摄直接获取视频素材

硬盘式、光盘式和存储卡式数字拍摄设备的出现,让使用摄像机拍摄直接获取视频素材称为可能。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拍摄的视频以数字视频文件的形式存储在介质上,使用者不再需要繁琐、专业的视频采集设备就可以将素材传输到计算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