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原教育学部)现代教育技术(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Instructional design
【答案】中文为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教学技术以改进教学。教学设计已经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被教育技术工作者广泛重视起来。
2. portfolio assessment
【答案】中文为档案袋评价。又称为“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它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西方“教育评价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质性教育教学评价工具。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
3. 程序教学法
【答案】程序教学法是指依靠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呈现学习程序,包括问题的显示、学生的反映和将反映的正误情况反馈给学生的过程等,是学习者进行个别学习的方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其基本图式是:刺激—反应—强化。一种复杂的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用简单的行为联结而成。
4. 超媒体
【答案】超媒体是超级媒体的简称。超媒体是一种采用非线性网状结构对块状多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超媒体在本质上和超文本是一样的,只不过超文本技术在诞生的初期管理的对象是纯文本,所以叫做超文本。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超文本技术的管理对象从纯文本扩展到多媒体,为强调管理对象的变化,就产生了超媒体这个词。“超媒体,,开创了“整合资源”的新模式,是新媒体意识与新商业思维的有机聚合。
二、简答题
5. 简述新媒体对教学的影响和冲击。
【答案】所谓新媒体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它对教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对教学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影响和冲击
新媒体给现代教育教学带来了一种观念上的冲击,因为在互联网中,它的思想是多元碰撞的,从交流、交融到交锋,这样一些思想的冲击首先就是把这个学校从象牙塔中解放出来了,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更加地需要面向社会,面向互联网,面向新媒体。
(2)新媒体给学校教学带来了一个技术的变化
新媒体给学校教学带来了一个技术的变化,包括现在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使用幻灯片是非常普遍的,另外很多学校的校园也己经全Wi-Fi 覆盖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的变革必将,也将使我们整个教学理念以及教学体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新媒体对现代教学方式产生的影响和冲击
新媒体的变革带来了包括师生互动以及我们课堂授课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教学为主,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现今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师生的碰撞,通过思想的碰撞,激发出新的研究和学习的火花。
(4)新媒体对教学评价的影响和冲击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社会讯息传递的速度加快,学校事件通过微博、微信在网络中的迅速流传,经过媒体介入,就可以马上演变成为一个舆情事件。社会愈加的细节化了。这就需要学校教育对教学的评估,把评估放到一个更高的位置,转变成以师生评价为导向,以校园里面普通的学生和老师的感受为导向,通过一系列的方向性的调整,最终触动我们整个教学的理念,教学的后勤和教学相关的各个方面来进行演化。
6. 为什么说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答案】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受很多学科相关理论的影响,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逐渐形成了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其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系统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系统论包括系统科学和系统方法两部分。
①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是从现代工程科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中抽象处理的共同理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模式和规律的横断学科。系统科学为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使人们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摒弃了那种静止、孤立、僵化的眼光去看待运动的、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观点; 改变了那种企图把复杂系统分解为互不相关的简单系统,再用简单系统来解释复杂系统的传统习惯。教育技术以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合理运用为出发点和归宿,把系统科学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技术的各个领域,从而促进了教育技术中的各个分支的融合,并直接孕育了教育技术学。系统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②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
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上世纪60年代末期至今,许多教育技术研究者一直致力于系统方法应用于教育实际的研究。到70年代,山于系统方法在教学媒体设计、个别化学习过程设计和教学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媒体教学、个别化教学和教学设计三者综合为一个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整体教育技术领域。
(2)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用传播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解释教育现象,探索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主要贡献是它对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及其教学传播基本规律的归纳。由于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所以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在认识教学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为改善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功能条件和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3)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的理沦基础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影响特别显著。由于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育技术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此研究人类学习过程内在规律的学习理论,显然在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即学习理论应当是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4)教学理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是教学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影响特别显著,是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教学与学习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对象。要运用教育技术的思想解决教育问题,不但要有正确的学习观,还要对教学过程的性质和规律有清楚的认识,后者是教学理论要着重研究的内容,同样也是教育技术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7. 请你谈谈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的看法。
【答案】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我对这门学科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的看法
①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的理论部分包括与知识体系有关的概念、理论构架和原理等:实践部分是指这些知识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
②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研究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