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保护生态环境是科学素养提高的标志之一,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突出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开发问题,研究以秦岭国家植物园为研究对象,从生物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的角度,对园内生物教育资源的内容、渠道、对象、环境等与国内外有关生物科普教育的资源研究进行了对比与分析,认为国家秦岭植物园的开发与应用是基于秦岭生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动物区系分布的过渡性特征明显,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候、地形、植被均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动、植物垂直分带现象明显非常明显,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使得秦岭成为了生物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场。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秦岭国家植物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研究采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分析了秦岭植物园生物资源、园区功能分区规划以及在秦岭植物园中实施生物科学教育的优势及可行性。认为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开展科学教育的先进经验,将科学研究、生物科学教育普及,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综合进行。可以采用在实景园区中学习、在探究活动中学习、在欣赏大自然中进行学习、在丰富的体验中学习、在多样化的设施中学习等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秦岭国家植物园的各种资源设施,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调查、参与栽种、参与小课题研究、协助小的植物科学实验等活动,增强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在研究中学习科研人员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折不挠品质和保护秦岭生态的坚定意志。这对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世界观、形成生态保护观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