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第十六届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男子甲组和乙组比赛特征比较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男子组,比赛特征,比较分析

  摘要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学生甲、乙两组男子比赛的特征和差异性进行比较与分析,以发现两组间在区域特征、技战术及心理上的差异,为高校网球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对参赛高校数量及人数的对比和比赛现场观察与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在高校竞技网球开展的区域状况上:从参加高校数量方面分析可知,参加甲组比赛的高校有57所,其中西部有17所;中部有3所;东部有37所。参加乙组比赛的高校有49所,其中西部有13所;中部有6所;东部有30所。从参赛运动员数量方面分析可知,参加甲组比赛的运动员有173人,其中西部有61人;中部有8人;东部有104人。参加乙组比赛的运动员数量有150人,其中西部有42人;中部有19人;东部有89人。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参赛人数还是在参赛高校数量上,东部都明显多于中、西部。在东部省份中,开展较好的学校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像北京的高校甲乙组分别有11所和4所、广州的高校甲乙组分别有11所和9所。在中部省份中,主要是河南省和江西省。在西部省份中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和陕西省。通过对参赛高校的区域分析发现:高校网球运动开展较好的地区尤其是竞技方面,如北京、南京、上海、成都、西安、广州等,是“211”或“985”高校相对集中的几个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好。
2、在参加本届网球赛队员的年龄与训练年限上:参赛运动员多为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其训练年限在二到三年上,多数是进入高校后才开始从事网球运动的。仅有少数部分学生的训练年限在五年以上,甚至个别学生达到十年以上。从本届网球比赛成绩上看,网球启蒙较早的学生在比赛中均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由于高校学生的网球起步较晚,运动水平有限,高校网球赛的比赛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国网球的发展不能仅依靠高校的教学,更应该重视中小学的网球启蒙教育。
3、在基本技战术对比上:从发球方面看,在一发、二发成功率上,乙组分别高出甲组5.1%和9.4%,经U检验发现一发成功率差异不明显,二发成功率的差异明显;在双误和ACE球上,乙组的每局双误均值比甲组低0.316个,而ACE球均值则比甲组高出0.004个,差距不大;从接发球上看,乙组的接发成功率高出甲组9.6%,从完成动作的难美性及回球质量上看乙组要好于甲组;在发球得分率上,甲组的一发、二发得分率分别高出乙组16.5%和6.3%,U检验发现一发得分率差异显著,二发得分率的差异不明显;可以看出甲组能更好的通过发球赢取每一分;在回发率和破发成功率上,甲组的回发率低于乙组9.6%,从现场观察可以看出甲组队员对回发球的预判及脚步的移动要差于乙组,这是造成回发率低的主要原因,而在破发成功率上甲组高出乙组3.62%,可以看出甲组队员更能把握住接球局的优势。
4、通过对每局关键分的比较发现:在发球局关键分的得分能力上,特别是在比分领先一分时,乙组通过一球赢取比赛的几率为66.26%,远高于甲组的38.10%;而在发球局一分落后的局点关键分上,能通过努力扳回比分并取得胜利几率上,两组相差不大,分别为19.04%和17.50%,两者均较低,可以看出在比分落后的关键分上,受心理压力的影响,机体会受到一些生理变化的影响导致基本技术发挥不出来。
5、网球运动所表现出的竞技特征为多拍相持。在比赛中能否在前四拍压迫对手争取得分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对甲、乙两组在关键分多拍相持的统计发现:在回击1-2拍的球上,甲组要比乙组少7.27个百分点;在五拍以上的几率占到了50%,可以看出甲乙两组关键分的处理上多会选择稳定的多拍相持回击球,通过观察发现,回击球路线多数是回击中路,缺少对回击球的角度、速度和深度的追求。
6、通过比赛发现运动员的基本技战术所存在的一发发球落点不够精确、回球角度变化较少、非受迫性失误过多、二发发球疲软、脚步移动慢以及心理承受比赛的能力等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与训练中制定合理有效的方式予以弥补,不断提高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中的技战术和心理调节能力,以适应和满足比赛的需要。同时也教师今后的教学与训练积累更多的经验。
7、从整个技战术、心理上的统计可以得出,甲组队员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技战术、心理受到的影响要比乙组大,大赛经验也较少,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远没有乙组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