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红托竹荪和辣乳菇化学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关键词:红托竹荪;辣乳菇;次生代谢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

  摘要


本文对两种药食兼用真菌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hrovolvata)和辣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分离手段,采用1H-NMR、13C-NMR和EI-MS等波谱学测试手段,并且参照SciFinder(科技文献查询)和标准图谱库等有关文献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鉴定了12个已知化合物的结构,分属甾醇、倍半萜、脂肪酸、鞘糖脂和生物碱类型。
1.      从红托竹荪(D. ruhrovolvata)子实体中共分离鉴定了7个已知化合物,即麦角甾醇(1)、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3)、硬脂酸(9)、Cerebroside B(10)、Cerebroside D(11)和尿嘧啶(12)。
2.      从辣乳菇(L. piperatus)子实体中共分离鉴定了8个已知化合物,即麦角甾醇(1)、(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3)、(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9α-四醇(4)、3β,5α,9α-三羟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6-酮(5)、Isolactarorufin(6)、7α,8β-dihydroxy-5,13-marasmanolide(7)、7α,8α-dihydroxy-5,13-
marasmanolide(8)。
3.      红托竹荪乙醇提取物(Dre)和辣乳菇乙醇提取物(Lpe)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Dre,Lpe,α-生育酚(α-Tocopherol),奎诺二甲基丙烯酸酯(Trolox),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体外抗氧化活性随着其浓度增大而增强,但总体上来说,Dre和Lpe体外抗氧化活性均弱于α-Tocopherol,Trolox,BHA和BHT。
红托竹荪和辣乳菇中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红托竹荪中总酚酸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2.74±0.38 mg/g和1.305±0.03 mg/g,辣乳菇中总酚酸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20±0.46 mg/g和1.430±0.05 m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