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大学学校体育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

【答案】体育是指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媒介,以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为本己目标,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是指体育运动,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狭义的体育是指体育教育

2. 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答案】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制定的。其主要任务是将大纲规定的各类教材的内容和时数,科学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合理安排考核项目、标准和日期。

二、简答题

3. 什么是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1)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公正、公开、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节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

(2)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体育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晶,是引进消化吸收西方文明之后的创新型优秀文化。它位于中国体育文化的核心层,是中国体育的灵魂和精髓。中华体育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为祖国荣誉而战的爱国主义精神。

荣誉与梦想的主题、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忧患意识; 自强不息的英雄主义精神。

不怕挫折、不畏牺牲、勇于拼搏、敢于胜利,超越自我的乐观自信精神。

自尊自信、超越自我、乐观开朗,规范有序的公平竞争精神。

公平竞争、规则意识、求实创新,信任宽容的团队精神。

协同意识、尊重独特性与发展差异性、追求共同发展; 辩证的实用理性精神。

4. 简述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答案】军国民教育于1902年正式提出,是指军国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即对学生施行军事训练与教育,灌输民族沙文主义思想,使之充当统治者的侵略工具。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军国民体育思想达到高潮。

(1)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立论基础

军国民体育的各种论说,以救亡图存、保国强种的强烈忧患意识、振兴国势、挽救民族危难

的民族自立作为立论的依据。

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

学者们只是仓促地把国外尤其是日本传来的教育、体育学说介绍给国人,没来得及认真理解、消化和吸收,更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构筑新理论体系。

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军国民体育思想具有强身健体、尚武和集体纪律教育等积极因素。但由于受机械的锻炼方式和专制、盲从的思想的影响,体育课机械、生硬和单调。

(2)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军国民体育思想在中国被赋予了爱国保家、捍卫主权的进步内容,反映了中国人民振奋民族精神、自强于世界之林的强烈愿望。

军国民体育思想带动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国民重视体育。

军国民体育思想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对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以及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在军国民体育思想下,体操课作为正式科目列入学校教育制度之中,开创了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阶段。

军国民体育思想还推动了体育专门学校的建立。

5. 学校体育科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答案】学校体育科研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集体备课

(2)互相看课

(3)教学比赛

(4)聘请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上示范课

(5)参加函授学习,短期培训

6.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1)高尚的道德品质

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要有较好的个人修养与品质、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谈吐文雅、衣着整洁、举止文明、精神饱满等。

(2)宽厚的理论基础与广博知识_基础理论知识

体育教师只有以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指导,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身心得到更好的锻炼。

专业知识与技能

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和基本理论、动作技术、战术、规则、裁判方法及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战术教学与训练的原理、方法。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体育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横向学科知识

体育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开拓自己的知识面,要善于运用知识解决教学问题,还能使学生获得更多方面的知识,从而丰富了育人渠道和形式。

(3)良好的专项技能技术

体育教师必须在体育运动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而且专项方面还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4)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体育老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有终身体育等全新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5)全面的专业工作能力

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它不仅表现在具体的教学水平上,而且表现在教学计划与决策、教学管理、教学评估等诸方面。

教育能力

教师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挖掘教材内容的多种教育价值,开发教学方法手段的不同教育价值,提高综合教育能力。

训练能力

体育教师的训练能力包括: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的能力,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的能力,管理代表队和组织比赛的能力。

运动能力

体育教师的运动能力是从事本职工作的最基本能力,具体表现为规范熟练的动作示范,把握动作技术环节,及时发现与合理纠错等。

⑤组织能力

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是体育教师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的具体表现。

科研和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开拓新领域,并在创新中生存、在开拓中发展自己。

社会交往能力

体育教师要通过与不同部门人群的交流沟通,让社会了解体育教师工作的性质和意义,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外部条件与环境,展示体育教师各方面的才能。

(6)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强健的体魄

教师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主要包括正直、公正、谦逊、团结、热情、和蔼、善良、宽容等素质。体育教师的心理特征以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对学生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师终身锻炼的需要,也是进行体育教学、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