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物资学院证券与期货812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绝对剩余价值
【答案】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有两种途径:延长工作日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作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就会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此外,提高劳动强度也是资本家用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常用手段。它表现为在内涵上增加劳动量,从而增加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量。
2. 资本主义人口规律
【答案】资本主义人口规律是指,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总额中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相对减少,从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日益相对减少,但劳动力的供给却随着资本积累和机器的使用而绝对增加,其结果必然不断地产生出超过资本增殖所需要的相对过剩人口,即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产业后备军。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条件。资本主义人口规律产生的客观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现象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等关系的本质联系。
3.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答案】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WB )是联合国属下的一个专门机构,是负责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于1945年,其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用作生产性投资的长期贷款,以促进经济的复兴与发展。主要业务活动是对发展中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对成员国政府或经政府担保的私人企业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资助他们兴建某些建设周期长,利润率偏低,但又为该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建设项目。世界银行在二次大战后初期是为参加国筹措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资金,目前主要向参加国兴建基础设施、发展工农业和文教卫生事业等方面进行资金援助,其贷款期限和利率均较优惠。世界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借款,主要以发行债券方式筹资,此外还有成员国缴纳的股金与历年纯利的积累。世界银行现有180多个成员国。
4. 金融自由化
【答案】金融自由化是指货币金融管理当局通过金融改革,放松或解除金融市场的各种行政管制措施,从而为金融市场交易提供一个更为宽松自由的管理环境。从国内来看,金融自由化可划分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以解除金融管制为特征的制度性创新和发展中国家的以消除金融抑制为特征的金融改革; 从内容上看,金融自由化可划分为对内金融自由化与对外金融自由化,前者包括废除对利率、汇率及信贷资源配置的管制和对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的限制,后者包括消除对国际间资本自由流动和外汇自由兑换的限制。金融自由化的核心思想是尽量发挥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提高金融效率。金融自由化的内容包括:利率自由化; 业务经营自由化; 市场准入自由化; 资本流动自由化。
5. 价值增殖过程
【答案】价值增殖过程是指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工人整个的劳动时问超过这个一定点,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因此,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称为必要劳动时间; 另一部分时间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可见,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因此,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6. 一般价值形式
【答案】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卜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是一次质的飞跃,它使商品之间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唯一商品,就成了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商品价值的一般形式; 生产这种商品的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一般形式,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劳动相对等; 生产这种商品的私人劳动,直接当作一般的社会劳动而存在。在这里,商品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完全地、充分地表现出来了。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克服了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大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是,在这种价值形式中,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一种商品卜面,给商品交换带来了新的困难。随着商品交换的范围突破r 地区的界限,适应商品交换发展的要求,货币形式便应运而生。
二、简答题
7. 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有其客观的必然性:
(1)科技革命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科技革命使大量新兴产业部门产生,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投资场所。科技革命促成国际分工体
系产生重大变化,由产业内的垂直分工发展到产业内部、公司内部产品分工,直到生产环节、生产工序的分工,大大促进了产业转移,而这一切又都是在跨国公司安排下进行的。科技革命还推动了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为跨国公司全球扩张提供了技术手段。
(2)资本主义竞争激化,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激烈和尖锐。由于战后垄断己经变成国际垄断,国际垄断是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垄断。世界范围的竞争比国内竞争又更加残酷,更加尖锐。垄断资本为了争夺世界市场份额、争夺技术垄断、争夺尖端人才,发展跨国公司成为战胜竞争对手的有效办法。或是通过并购,使竞争对手从属于自己; 或是组成战略联盟,形成巨大的跨国公司。
(3)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
战前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主要靠自身资本积累,或靠银行间接融资进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空前迅速发展,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推广,使跨国公司得以通过直接融资而迅速扩大资本,加速对外扩张。
(4)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调整引进外资政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战后初期,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了国有化政策,将外资没收变为国有企业,对外资采取排斥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由排斥外资变为引进外资,并制定了一系列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到本国投资。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由于工资成本上升过快、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的原因,需要把工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8. 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曰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答案】(1)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相对过剩人口的成因可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来分析。
①从劳动力的需求方面看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大,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在总资本中不变资本部分便逐渐扩大,可变资本部分则相对减少,也就是说,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地减少,尽管所需雇佣的工人绝对量可能会减少,也可能会增加。
②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看
由于某些因素会导致雇佣工人的总数增加。例如,随着各种先进机器的广泛使用,减轻了体力劳动的繁重程度,简化了操作,便于大量使用女工和童工及非技术熟练工人; 竞争和两极分化会使大批农民和小商品生产者、甚至一些中小资本家破产,加入到雇佣劳动者的队伍; 总人口的增加、退休后再就业及某些产业结构的调整等,也会加大劳动力的实际供给。
③劳动力的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形成相对过剩人日
随着资本主义积累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会造成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劳动力供给的小断增加,这就使得劳动力的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必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