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经济学812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私有权垄断
【答案】土地私有权垄断是指有限的土地都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后而形成的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这是因为:(1)土地私有权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农业中有限的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后,形成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阻碍着资本自由转入农业部门,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不参加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农产品不是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而是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这样,由于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就能够留在农业部门,由农业资本家作为绝对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2)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绝对地租,否则农业资本家就不能使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所以,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2. 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必须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原理
【答案】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要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的原理是指生产资料生产的较快增长,不能离开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而孤立地进行。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受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制约。同时消费资料生产不只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而增长,而且它还能够积极地主动地促进和推动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必须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原因是:消费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最先决的条件,如果没有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提供日益增多的消费资料,生产资料的增长是不可能的。同时,生产资料的生产归根到底是为消费资料生产服务的,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以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为市场,如果消费资料生产没有发展,增长的生产资料归根到底就会没有销路,生产资料生产也就难以发展。
3. 生产力
【答案】生产力是指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包括着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它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生产力
中的这两个因素,都与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紧密联系着。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越丰富,劳动技能就越高,科学技术越发展,生产工具就越先进,就越能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4.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答案】(1)私人劳动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由于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生产商品的劳动是他们私人的事情,生产于什么,生产多少,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劳动成果也归他们自己所有,经营的盈亏也由他们自己负责,所以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的性质。
(2)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而他们的劳动又都具有社会的性质。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关系:分散的单个商品生产者并不知道他生产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社会需要,不知道他的私人劳动是否能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这一矛盾只能通过商品的交换来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各种矛盾,如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基础,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 经济计划化
【答案】经济计划化是指通过计划来组织和协调社会生产,是实现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经济计划化是适应这种生产社会化要求而采取的一种经济调节形式。其基本形式是由国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规划,并主要通过指导性计划指标来促进计划的实现。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调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中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预测; 二是制定计划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及主要的相关具体目标:三是制定和实施实现计划目标的政策措施。
6. 使用价值
【答案】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自然属性决定的。一种物品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自然属性,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这种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往往是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被发现和加以利用的。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了满足别人需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定量的价值存在于一定量的使用价值之中。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着眼点不在使用价值本身,而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二、简答题
7. 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曰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答案】(1)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相对过剩人口的成因可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来分析。
①从劳动力的需求方面看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大,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在总资本中不变资本部分便逐渐扩大,可变资本部分则相对减少,也就是说,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地减少,尽管所需雇佣的工人绝对量可能会减少,也可能会增加。
②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看
由于某些因素会导致雇佣工人的总数增加。例如,随着各种先进机器的广泛使用,减轻了体力劳动的繁重程度,简化了操作,便于大量使用女工和童工及非技术熟练工人; 竞争和两极分化会使大批农民和小商品生产者、甚至一些中小资本家破产,加入到雇佣劳动者的队伍; 总人口的增加、退休后再就业及某些产业结构的调整等,也会加大劳动力的实际供给。
③劳动力的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形成相对过剩人日
随着资本主义积累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会造成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劳动力供给的小断增加,这就使得劳动力的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必然造成大量的劳动者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但这种相对过剩人口,并不是社会上绝对多余的人口,不是社会财富和生产能力己经容纳不了的“过剩人口”,而仅仅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主义积累对劳动力的需要的过剩人口。所以,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
(2)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以至于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
①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增长的杠杆
相对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绝对地隶属于资本。它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需要,提供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在资本的积累进程中,资本的突然膨胀需要立即吸收大批工人,这些人便可由相对过剩人口来提供。
②相对过剩人口调节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变化
资本主义生产是有周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繁荣阶段,生产扩大,就业人数增加; 危机阶段,生产规模缩小,失业人数增加。这种周期变化导致的对人口需求的变化,也是靠相对过剩人口来调节的。
8.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部分殖民地都获得了政治独立,并陆续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政治上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与原来的宗主国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因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己不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与经济上的直接附庸,但却未能从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