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875发展心理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情绪研宄中,研宄者长期以来争论的主要问题是( )。
A. 情绪的产生是否与生理活动有关
B. 情绪是否具有动机功能
C. 情绪和认知是否相互独立
D. 基本面部表情是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答案】C
【解析】情绪产生时会出现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生理的唤醒。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基本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一致性。情绪活动必须要有认知活动的指导。
2.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识记的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的时间应在识记后( )。
A.1小时内
B.2〜12小时
C.13〜24小时
D.24小时后
【答案】D
【解析】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的节省百分比在初次识记间隔1天后约为50%,这时记忆间隔和效果最好。
3. 呈现给被试一篇完整材料后,如果要求被试回忆某一部分材料,则往往会降低其对其他部分材料的回忆,这种现象称为( )。
A. 定性遗忘
B. 返回抑制
C. 提取诱发遗忘
D. 错误记忆
【答案】C
【解析】提取诱发遗忘是指对于部分记忆材料的回忆往往会导致对于其他相关记忆材料的回忆量降低的现象。因此选C 。
4. 心理过程是大脑能动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 )。
A. 认知、情感、行为
B. 感觉、知觉、行为
C. 情感、行为、意志
D. 认知、情感、意志
【答案】D
【解析】行为不属于心理过程,因此答案选D 。
5. 在实验研究中,排除法可用来控制额外变量,但也可能导致研究效度降低。它可能降低的效度是( )。
A. 内部效度
B. 外部效度
C. 构思效度
D. 统计结论效度
【答案】B
【解析】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应用到其他人群或环境的程度。实验情景过分人工化会使实验结果难以推广到其他现实情境。因此选B 。
6. 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称为( )。
A. 聚合交叉设计
B. 单因素实验设计
C. 多因素实验设计
D. 跨文化研究设计
【答案】A
【解析】聚合交叉设计是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单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只有一个的实验方法。多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多于或等于两个的实验方法。
7. 某初中招收600名新生后,进行了一次分班考试。按照考试的功能,这次考试属于 ( )。
A. 诊断性评估
B. 形成性评估
C. 安置性评估
D. 终结性评估
【答案】C
【解析】在教育领域,可以借助心理与教育测验的资料,作为按能力和成绩分班的依据,为分类教育因材施教提供条件,这属于安置人员方面的评估。
8. 个体对单个声源方向进行判断需要利用双耳线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双耳线索的是( )。
A. 强度差
B. 时间差
C. 速度差
D. 周相差
【答案】C
【解析】人们对声源方向的判断,主要有三种双耳线索:强度差、时间差和周相差。没有速度差这一说法。
9. 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答案】D
【解析】根据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资料分析,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但是其内容只是对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总结,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和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上的早期代表著作,但它们同样只是介绍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
,则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而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系,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独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
10.根据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恋母情结”出现的阶段是( )。
A. 口唇期
B. 肛门期
C. 潜伏期
D. 性器期
【答案】D
11.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经历了( )三个阶段。
A. 复述、组织、归类
B. 复述、经过诱导使用策略、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
C. 没有策略、经过诱导使用策略、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
D. 没有策略、组织、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
【答案】C
【解析】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经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没有策略,多为5岁以前的儿童;过渡阶段,一般为5〜7岁儿童,其特点是自己不能主动运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运用;能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10岁以后记忆策略稳定发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