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875发展心理学[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师向学生随机呈现一个词表,并要求记住表中的单词,学生学会了按蔬菜、肉类、水果等对单词归类组织,并运用该方法记忆其他单词,根据加涅的观点属于( )。
A. 言语信息的学习
B. 智力技能的学习
C. 认知策略的学习
D. 语义信息的学习
【答案】D
【解析】认知策略的学习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技能的学习。这种能力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志行动特征的是( )。
A. 预定目的
B. 克服困难
C. 随意运动
D. 习惯运动
【答案】D
【解析】意志是在达到目的的行为活动过程中,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表现出来的。无意识、无目的,或不需要克服困难就能达到目的的行动,都不能体现个体的意志。
3. 费希纳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前提和假设是( )。
A. 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
B. 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
C. 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有效
D. 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
【答案】B
【解析】费希纳定律是表明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是由韦伯定律发展而来,其前提假设是所有最小可觉差均相等。因此选B 。
4. 下列情绪理论中,强调对生理唤醒进行认知解释的是( )。
A.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B.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C. 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D. 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答案】A
【解析】情绪唤醒实验表明,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5. “狂喜时手舞足蹈,悲痛时嚎啕大哭”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热情
【答案】B
【解析】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等三种。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狂喜时手舞足蹈,悲痛时嚎啕大哭”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激情;此外,重大成功之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亲人突然死亡引起的极度悲哀、突如其来的危险所带来的异常恐惧等等,都是激情状态。
6. 呈现给被试一篇完整材料后,如果要求被试回忆某一部分材料,则往往会降低其对其他部分材料的回忆,这种现象称为( )。
A. 定性遗忘
B. 返回抑制
C. 提取诱发遗忘
D. 错误记忆
【答案】C
【解析】提取诱发遗忘是指对于部分记忆材料的回忆往往会导致对于其他相关记忆材料的回忆量降低的现象。因此选C 。
7. 成年初期的思维方式以( )为主。
A. 形式逻辑思维
B. 抽象逻辑思维
C. 辩证逻辑思维
D. 形象逻辑思维
【答案】C
【解析】成年初期的早期阶段人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辩证逻辑思维是对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应,其主要特点是既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也反映相互联系;既
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也反映相对运动;在强调确定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承认相对性和矛盾性。
8. 内控型学生通常将个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 )。
A. 能力高低
B. 努力程度
C. 运气好坏
D. 任务难度
【答案】B
【解析】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个体通常将成败归结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运气好坏和任务难度等四个因素。其中,能力高低是内部不可控的因素,运气好坏和任务难度是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只有努力程度是内部可控的因素。因此,当个体在长期的成败过程中形成内控型的归因风格时,他通常将个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程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
9. 吉卜森(Gibson )所做的视崖实验有力地表明2个月的婴儿已经具有( )。
A. 方位知觉
B. 深度知觉
C. 距离知觉
D. 图形知觉
【答案】B
【解析】对婴儿已具有深度知觉最为有力的支持就是吉卜森的视崖实验。研究表明,两个月的婴儿已能分辨出视崖的两边。
10.中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相对稳定,按照荣格的说法,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
A. 社会性
B. 停滞性
C. 内倾性
D. 外倾性
【答案】C
【解析】按照荣格的理论,人到中年,特别是进入中年后期更多地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看,青年期以前的社会化过程要求个体适应外界社会环境,从而也要求他们的心理活动多指向外部,指向他人,所以他们的意识倾向也更多地表现为外倾性。中年后期需要寻找自我意识的平衡,再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他们变得老练持重,遭遇挫折时能够反思,自我意识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变化的倾向性。
11.新生儿主要依靠由皮下中枢实现的( )来适应内外环境。
A. 经典性条件反射
B. 操作性条件反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