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智力测验中,属于文化公平测验的是( )。

A. 中国比内测验

B. 斯坦福比内测验验

C.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D. 联合瑞文智力测验

【答案】D

【解析】ABC 三个选项都属于智力测验,而瑞文推理测验因为其全部由图形组成,不受到文化的影响。

2. 有一组数据:3, 6, 2, 7, 32, 4, 8, 6, 5。要描述这组数据的特征,受极端数据值影响的统计量是( )。

A. 平均数

B. 中数

C. 四分位数

D. 众数

【答案】A

【解析】平均数计算时,所有数据都参加了计算,因此,比较敏感,同时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中数、众数和四分位数的计算仅选取了数据组的部分数据,因此,受极端数据影响较小。

3.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衰退最早的心理机能是( )。

A. 感觉和知觉

B. 记忆

C. 想象

D. 思维

【答案】A

【解析】人进入中年后,老化倾向明显。感受功能衰退,尤其是视听能力衰退和减弱明显。

4. 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

A. 布洛卡

B. 拉什利

C. 斯佩里

D. 威尔尼克(C.Wernicke )

【答案】C

【解析】斯佩里通过对切断了胼胝体的癫痫病人所进行的裂脑人的研究,揭示了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单侧化,并因此获得的诺贝尔生物学奖。布洛卡发现了言语运动中枢,即布洛卡区。拉什

,认为学习活动与大脑具体的部位关系利通过脑皮层局部切除的研究,提出了脑功能的“整体说”

不大,与切除的面积密切相关。威尔尼克通过对接受性失语症患者的研究,发现了言语理解中枢,即威尔尼克区。

5.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是( )。

A.3〜6岁

B.7〜12岁

C.13〜15岁

D.16〜18岁

【答案】B

;婴儿后期(2〜4岁);幼儿期(4〜7【解析】艾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为婴儿前期(0〜2岁)

;童年期(7〜12岁);青少年期(12〜18岁);成年早期(18〜25岁);成年中期(25〜50岁)

;成年后期(50岁以后)岁)。

6. 在记忆研究中,通常采用Peterson —Peterson 法来控制( )。

A. 复述的作用

B. 成熟的作用

C. 疲劳的作用

D. 期待的作用

【答案】A

【解析】在记忆研究中,通常采用Peterson —Peterson 法来控制复述的作用。也可以让被试在这段时间做一些简单的算术运算,以此来对抗被试的复述。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理智感的是( )。

A. 探求新事物的好奇心

B. 百思不得其解时的困惑

C. 对教师观点的质疑

D. 欣赏自然景色时的心旷神怡

【答案】D

【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人们学

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重要动力。“欣赏自然景色时的心旷神怡”属于美感。

8. 在成人中期,一般不随年龄增长而衰退的能力是( )。

A. 逻辑推理

B. 知觉速度

C. 图形识别

D. 机械记忆

【答案】A

【解析】众多成人智力发展研宄表明,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能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其中,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则可以排除B 、C 、D 三个选项。逻辑推理是与思维的基本形式紧密相关的智力技能,主要功能在于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组织,在中年期仍保持相对稳定。

9. 在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唤醒模型中,对情绪产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

A. 注意

B. 认知

C. 生理变化

D. 情境

【答案】B

【解析】沙赫特的而因素理论的认为情绪经验来源与对刺激情境和自身生理唤醒两方面的认知。情绪产生的关键取决于认知因素。

10.在某学校的一次考试中,已知全体学生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其总方差为100。从中抽取25名学生,其平均成绩为80, 方差为64。以99%的置信度估计该学校全体学生成绩均值的置信区间是( )。

A.[76.08, 83.921

B.[75.90, 84.10]

C.[76.86, 83.14]

D.[74.84, 85.161

【答案】D

【解析】该题中总体方差已知,总体分布为正态,其标准误为:99%

的置信区间为:

11.波斯纳(M.L.P 〇sner )采用大、小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时既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他采用的方法是( )。

A. 减法反应时法

B. 加法反应时法

C. 开窗实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