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875发展心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霍尔瓦-多尔曼仪常用于测量( )。

A. 深度知觉

B. 时间知觉

C. 活动知觉

D. 似动知觉

【答案】A

【解析】对深度视锐的测定一般使用深度知觉仪,它由霍尔瓦-多尔曼设计,因此也称霍尔瓦-多尔曼知觉仪。

2. 强调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认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维系于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明确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A. 布鲁纳

B. 奥苏泊尔

C. 马斯洛

D. 罗杰斯

【答案】D

【解析】罗杰斯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的学习与教学观。他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3. 童年期儿童的元记忆( )。

A. 发展缓慢,水平有限

B. 发展较快,但水平有限

C. 发展缓慢,但水平较高

D. 发展较快,水平较高

【答案】B

【解析】童年期儿童的元记忆发展较快,但水平有限。在教育中应该教给他们记忆的知识和

操作性技能,并应不断地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4. 自我服务偏差的主要成因( )。

A. 利用认知捷径

B. 团体极化

C. 维持和保护自尊

D. 可得性启发

【答案】C

【解析】在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中,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在对他人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则正好相反,即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而把他人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我服务偏差。

5. —组数据中每个数的值都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分别是( )。

A.0,0

B.5,25

C.0,5

D.0,25

【答案】A

【解析】表明原始属于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距离,如果都相同则可知之间的差异为0,而标准差是方差的开方,因此也为0。

6. 下列选项中,用来考察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方法是( )。

A. 陌生情境实验

B. 错误信念实验

C. 动态测验

D. 两难故事法

【答案】B

【解析】错误信念实验室研究儿童的心理理论的概念,它具体包括意外转移任务和表征变化任务。陌生情境实验是研究婴儿依恋的方法;动态测验是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以过程为导向的智力测验方法;两难故事是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

7. 儿童最容易接受教育影响的时期被称为引导和启发的最佳有效期,它是在( )时段。

A. 快速发展期前

B. 快速发展期后

C. 快速发展期

D. 最近发展期

【答案】A

【解析】研究表明,在某些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发展的不同时期,教育引导和启发的效果也不一致。在发展的快速期即将出现前的一段时间效果最好,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引导和启发的最佳有效期,被认为是儿童最易接受有关教育影响的时期。

8. 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 )。

A. 《定量分析手册》

B. 《心理学大纲》

C. 《实验心理学》

D. 《心理物理学基础》

【答案】C

【解析】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实验心理学》,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

9.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甲、丙两图表示的数据分布形态分别是( )。

A. 正偏态和负偏态分布

B. 正偏态和正态分布

C. 负偏态和正态分布

D. 负偏态和正偏态分布

[2]描述甲、丙两图特征的集中量数中,数值最大的分别是( )。

A. 甲图—众数、丙图一平均数

B. 甲图一中数、丙图一众数

C. 甲图一平均数、丙图一众数

D. 甲图一平均数、丙图一平均数

[3]关于乙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平均数、众数、中数相等

B. 图形围绕平均数左右对称

C. 图形中曲线与横轴之间的面积为1

D. 标准差的变化不影响该图形的形态

【答案】[1]A[2]C[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