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2003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科目:教育学

研究方向:各方向

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6分)

1.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2.教育先行

3.教育价值

4.双轨学制

5.活动教学模式

6.全球教育

二、简要分析下列问题(每题18分,共54分)

1.现代教育如何适应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2.20世纪下半叶世界教学改革运动有哪些重要流派?

3.马斯洛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有哪些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评析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论的得失。

2.以终身教育观点分析“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参考答案

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科目:教育学

研究方向:各方向

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6分)

1.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指现代教育主要是培养现代大生产的参加者的教育,它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主要是被现代大生产决定的并为现代大生产服务的,它是和生产及生产劳动结合的。这就是现代教育和现代大生产及生产劳动联系的实质,这也是现代学校和古代学校的本质区别。现代大生产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现代大生产的参加者——科学家、工程师、管理专家和工人,都必须具有相应的现代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智力发展,才能适应现代大生产的要求。而这些东西是不可能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获得的,必须在参加生产前的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去获得。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大生产的未来参加者,不管是哪个阶级和阶层的子女,都必须接受现代学校教育。

2.教育先行:指现代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这在高等学校表现尤为明显。另外,教育对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也有重要的反作用。教育先行并不是要否定经济的基础性作用,而是突出教育在整个社会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3.教育价值:包括“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价值”和“教育价值取向”三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