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师范公共财政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外债管理的内容。

【答案】外债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全面的外债管理体系; 二是建立合理的外债管理模式。一般来说,外债管理要从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来把握,即外债总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同时,外债的期限、类型、币种、利率等各种构成相对合理,这是建立外债管理体系的出发点。

建立全面的外债管理体系至少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外债的总量管理

总量管理重点在于控制负债率,控制外债的增长速度,使之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同时,注意把握外债规模和外汇储备之间在总量与结构方面的一致与协调。

(2)外债的期限结构管理

在对外债进行期限结构管理时,注意通过调整新借款的期限结构,一方面防止短期借款的比例过大,另一方面要保证未来偿债压力的相对均衡,避免在特定年份出现偿债压力过大的偿债高峰。

(3)外债的债务种类结构管理

由于外债种类的不同,利率水平也不同,直接影响到外债的成本。因此,在举借新外债时,要尽量举借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4)汇率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日趋频繁,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波动对于外债的影响明显加强。在外债规模逐步增大、外债结构趋于复杂的情况下,必须加强跟踪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走势,采取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控制汇率变化对未来还本付息的不良影响。

(5)外债成本与效益管理

借入外债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能否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外债的举借成本和使用效益。在外债的效益管理中,特别要注意外债的使用方向和外债的增值性,即外债管理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

2. 运用“拉弗曲线”说明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答案】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下面以图来说明。

图中横轴代表税率,纵轴代表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税率从原点开始,然后逐级增加至B 点时为100%; 税收收入从原点向上计算,随着税率的变化而变化。税收收入与税率的函数关系呈曲线OAB 状态(抛物线形),当税率逐级提高时,税收收入也随之增加,税率提高至OC 时,税收

收入达到最大; 税率一旦超过OC , 税收收入反而呈减少趋势,当税率上升到OB (100%)时,税收收入将因无人愿意工作和投资而降为零。供给学派把“CAB" 区域,即图中的阴影部分,称为税率“禁区”。当税率进入禁区后,税率越提高,税收收入越减少。

图 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至少阐明了以下三方面的经济含义:

(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因为高税率会挫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削弱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力,导致生产停滞或下降。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如图中的D 点和E 点,税收收入是相等的,但D 点的税收负担很轻。由于低税负刺激了工作意愿、储蓄意愿和投资意愿,促进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增长,税基扩大,税收收入自然增加。

(3)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因此,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3. 简述并评价李嘉图等价定理。

【答案】(1)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是李嘉图于19世纪提出的,该定理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

李嘉图学派的核心观点是国债仅仅是延迟的税收,当前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国债的本息在将来必须通过征税偿还,而且税收的现值与当前的财政赤字相等。李嘉图等价定理的逻辑基础是消费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从本质上说,李嘉图等价定理是一种中性原理:认为是选择征收一次性总量税,还是发行国债为政府支出筹措资金,对于居民的消费和储蓄的形成没有任何影响。

(2)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评价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反驳了李嘉图等价定理,主要反对意见有:

①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核心假设就是理性预期,这就要求现在的父母都要通晓预期模型,从而

能够运用这个模型来测算和调整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②李嘉图等价定理假设人们总是留给后代一定规模的遗产,事实上有些父母知道他们的孩子可能生活檐比自己更好,毕竟社会在不断进步,因此,这些父母也不会把因发行国债而不增税所增加的收入储蓄起来。

③政府债务没有违约风险,债务的利率在金融市场上是最低的,如果想在金融市场上筹资,支付的利率肯定会超过国债利率,而政府发行国债而不增税为这些人提供了成本更低的资金,自然愿意增加投资。

④李嘉图等价定理隐含着个人具有完全的顶见能力和充分信息,实际上,未来的税负和收入都是不确定的,对于个人而言,现在不增税而增加的收入与未来为偿还公债的本息要向此人征收的税收并不必然相等。

⑤李嘉图等价定理假设所有的税都是一次性总量税,实际上,大多数税并不是一次性总量税,而非一次性总量税会产生税收的扭曲效应,所以,发债而不增税会减少税收的扭曲效应,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因而发债而不增加税收并非等价; 等等。

4. 试比较衡量国债依存度的不同方法,并分析我国当前国债依存度。

【答案】国债依存度是指财政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靠国债来支付的,所以国债依存度是通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财政支出的对比来计量的。

(1)国债依存度的计算

由于采用的分子和分母口径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计量方法。

①当年国债发行额/(中央财政支出+还本付息支出);

②当年财政赤字(当年发行额一还本数)/中央财政支出(本级支出);

③当年财政赤字/全部财政支出。

(2)计算国债依存度的不同方法的比较

按以上三种不同口径计算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距。

①按第一种方法计算的国债负担率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国债的还本部分在计算国债依存度时应该排除在外。

②第二种计算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即从当年发行额中扣除还本部分,也就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部分,才能表明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对国债发行的依存度。按第二种方法定义的国债依存度明显低于按第一种方法定义的国债依存度。

③按第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债依存度对我国的债务依存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我国当前国债依存度的分析

按第三种方法计算,我国2010年国债依存度为11.2%.按全部财政支出计算的国债依存度自然明显低于按中央财政支出计算的国债依存度,而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偏高、全国财政支出的国债

' 恰恰反映了我国财政结构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反映中央财政支出比依存度偏低这个矛盾现象,

重偏低,而且反映国家债务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集中在中央财政一级。

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应该是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但现行预算法出于债务风险的考虑禁止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