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导人们获得新知识,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新颖的思维成果。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人们逐渐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而语文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创造性人格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力图探索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阅读教学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任何教学必然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了解心理学和教育学关于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的陈述、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使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的放矢。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轻视语文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割裂开来。语文课堂缺乏生气,教师主讲,学生主听,教师较少地关注学生的独特见解,轻易地否定学生的独特看法,无形当中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泯灭在萌芽状态。阅读教学的评价也较单一,主要围绕检测知识来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这些弊端,真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些重要的教育、教学理论是必要的出发点。多元智能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接受美学等理论,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可行性,而不只是理论上的教学观念。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很好地了解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率先实现自身思维的创新。教师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创新不仅体现自身的生命意义,更是影响教师能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阅读教学要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渠道,更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取向,有效的整合阅读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物质基础,阅读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环境支持。阅读教学设计的灵活性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保障,重视阅读教学的评价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促进作用。各类文体的教学各有其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语文课外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延伸,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