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税务硕士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税收管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为( )。

A. 双方权利不平等、义务平等

B. 双方义务不平等、权利平等

C. 双方权利、义务均平等

D. 双方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答案】D

【解析】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是因为征纳双方是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所以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2. 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 )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A.7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答案】B

【解析】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同时,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3.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应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期限是( ).

A.15B

B.30日

C.45日

D.60日

【答案】B

【解析】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资料。

4.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有关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通知参加听证,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

B.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吊销税务行政许可证件的行为不服,有权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7日内提出听证要求

C. 当事人要求听证符合条件的,税务机关应当在收到当事人听证要求后15日内举行听证

D. 听证主持人在听证过程中认为证据有疑问无法听证辨明,可能影响税务行政处罚的准确公正的,可以宣布中止听证

【答案】B

【解析】B 项,当事人对吊销税务行政许可证件的行为不服,有权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3日内提出听证要求。

纳税人甲2010年度进行两次虚假税务申报,少缴税款共4万元,占应纳税额的8%, 均受到行政处罚。2011年上半年公司应纳税40万,甲又通过虚假申报少缴税款2万元。税务机关追缴时,甲带领全体员工暴力抗拒追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该三次逃避缴纳税款行为被立案侦查并移送起诉。

5. 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 )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答案】C

【解析】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①若是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应当自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相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②若是按照规定不需要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是其变更内容与工商登记内容无关的,应当自税务登记内容实际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或者自有关机关批准或宣布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6. 税务机关自纳税人应缴纳税款的期限届满之日起( )内有权要求纳税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缴纳税款、滞纳金。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答案】D

【解析】保证期间为纳税人应缴纳税款期限届满之日起60日。即税务机关自纳税人应缴纳税款的期限届满之日起60日内有权要求纳税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缴纳税款、滞纳金。履行保证责任的期限为15日,即纳税保证人应当自收到税务机关的纳税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履行保证责任,缴纳税款及滞纳金。

7.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查定征收一般适用的情形是( )。

A. 经营品种比较单一,经营地点、时间和商品来源不固定的纳税单位

B. 无完整考核依据的小型纳税单位

C. 小额、零散税源的征收

D. 账册不够健全,但是能够控制原材料或进销货的纳税单位

【答案】D

【解析】A 项应采用查验征收方式;B 项应采用定期定额征收方式;C 项应采用委托代征方式。

8 如果在甲带领全体员工暴力抗拒追缴的过程中,造成一名税务人员重伤,对甲的行为 ( )。.

A. 按照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

B. 按照抗税罪定罪处罚

C. 应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D. 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答案】D

【解析】如果实施抗税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的,则该行为既构成了抗税罪,又构成了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属于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符合想象竞合犯的行为特征,应按照刑罚较重的罪名定罪处罚。即应分别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9. 下列关于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不适用于扣缴义务人

B. 作为家庭惟一代步工具的轿车,不在税收强制执行的范围之内

C. 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可对纳税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

D. 税务机关可对未按期缴纳工薪收入个人所得税的个人实施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答案】C

【解析】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是指当事人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义务,有关国家机关采用法定的强制手段,强迫当事人履行义务的行为。A 项,税收强制执行适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B 项,轿车非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也在强制执行的范围内;D 项,取得工薪收入的个人不属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