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903财务金融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际信用
【答案】指国与国间相互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是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授信国通过借贷资本推动商品输出,而受信国则利用外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贷,政府信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商业贷款,补偿贸易等等。国际信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形式之一。
2.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指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有关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包括宏观经济最终目标、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中间目标)及货币政策操作技巧的总和。货币政策按其执行主体的不同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制定的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以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措施的总和。而狭义的货币政策,即现代通常意义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在现代经济社会,市场经济运行始终与货币流通和资金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覆盖整个社会,其中包括货币流通状况、货币供应与信用总量增长速度,以及结构比例等,对各项经济活动和整体经济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
以调控货币流通、货币供应和信用规模为中心内容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是总体性的和全方位的,突出表现为:(l )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3. 利率管理体制
【答案】利率管理体制指一国政府管理利息率的政策、方法和制度的总称。一国的金融体制、经济体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金融监管水平决定了其利率管理体制。利率管理体制在一个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水平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改变,一般分为直接管理体制和间接管理体制。在直接管理体制下,政府或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利率政策、利率结构和利率水平,要求金融机构执行国家利率政策并进行监督检查:在间接管理体制下,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由市场形成,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准利率,运用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手段,进行间接调节和控制。
二、计算题
4. 依下表回答问题:
某国BOP 表(单位:百万美元)
(1)该国该年BOP 差额是多少?
(2)简要分析一下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3)外汇储备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答案】(1)国际收支差额
=194716+(-158509)+23778+(-31288)+10571+(-28545)+5368+(-424)+(-26)+36978+(-11234)+(-18077)=23308,所以国际收支为顺差。
(2)根据不同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口径,分析该国的国际收支如下:
①贸易收支差额=194716+(-158509)=36207,该国的贸易收支差额为顺差。
②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194716+(-158509)+23778+(-31288)+10571+(-28545)+5368+(-424)=15667, 该国的经常项目差额为顺差。
③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26)+36978+(-11234)+(-18077)+(-8652)=-1011,该国的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为逆差。
④综合账户差额=23308,为顺差。
从上述四种不同口径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情况可知:①该国经常项口下的国际收支占整个国际收支的很大比重,而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国际收支不发达,这说明该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较小,金融市场欠发达; ②在经常项目下的交易中,商品的进出口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说明该国的产业结构中,商品的进出口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说明该国的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第三产业比重较小、不发达; ③在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占很大比重,这说明该国直接融资比例大,间接融资比例较小,资本市场不发达。
(3)外汇储备在增加。
三、简答题
5. 简述存款货币银行资产业务的种类。
【答案】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这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对于所聚集的资金,除了必须保留一定部分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应付客户提存和转账结算的需求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以贴现、贷款和证券投资等方式加以运用。
(1)贴现。它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开始发展阶段是最重要的资产业务。这项业务的内容是银行买进尚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换言之,购买票据的业务叫贴现。
(2)贷款及其种类。贷款又称放款,是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给客户并约定归还期限的业务。存款货币银行运用资金的方式虽不止贷款一种,但贷款在其资产业务中的比重一般占首位。通过贷款联系,银行可密切与工商企业的往来关系,从而有利于拓宽业务领域。
贷款业务种类很多,按不同的标准划分,至少有如下几个类别:
①按贷款有否抵押品划分,分为抵押贷款与无抵押的信用贷款。
②按贷款对象划分,分为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③按贷款期限划分,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④按还款方式划分,分为一次偿还的贷款和分期偿还的贷款。
(3)证券投资。证券投资是指商业银行以其资金持有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商业银行投资于有价证券的主要对象是信用可靠,风险较小,流动性较强的公债券、国库券等。此外,一些财力雄厚、信誉较高的公司债券,也是商业银行投资的对象。
至于投资于公司、企业的股票,在实行金融业职能分工型的国家中,政府的管理是极为严格的:或干脆不允许购买和持有股票; 或有苛刻的限制,比如只允许商业银行以其自有资本金及盈余的一个极小比例用于这方面的投资。至于在允许商业银行全能经营的国家中,不少国家在投资数量上也有限制性的规定。
禁止或限制银行对股票进行投资的出发点:一是保持银行业的稳定性,力求防止股市波动和过分对特定企业融资所带来的风险; 二是防止垄断。
6. 阐述国家加强对中央银行控制的理论依据及其手段加强。
【答案】中央银行一经产生就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经常体现着政府的某些意图,包括在金融管理中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从来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中央银行,尽管这种控制程度在不同的国家以及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强弱不一。
国家对中央银行的控制,总的说来,是加强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金融大危机以来更为明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