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衡量一国外债规模的常用指标有哪几个?

【答案】外债是指一切本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契约性的、以外国货币或者本国货币为核算单位的、有偿义务的负债。衡量一国外债规模的常用指标有以下四个:

(1)偿债率

这是指当年中长期外债还本付息额加上短期外债付息额与当年货物和服务项下外汇收入之比,用以反映一个国家当年所能够承受的还本付息能力,警戒线为20。突破20%这一警戒线,就有发生偿债危机的可能性。当然这一限度只能作为参考,超过这一警戒线并不一定就会发生债务危机,因为一国的偿债能力还取决于所借外债的种类、期限和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等重要因素,尤其取决于一国的总体经济实力。

(2)债务率

这是指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货物和服务贸易外汇收入之比,用以反映一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对外债总余额的承受能力,警戒线为100。如果负债率超过100,说明债务负担过重。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即使一国外债余额很大,如果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期限分布合理,当年的还本付息额也可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3)负债率

这是指外债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用于反映国民经济状况与外债余额相适应的关系,警戒线为20%。超过20%这个数值,就有可能对外资过分依赖,当金融市场或国内经济发生动荡时,容易出现偿债困难。

(4)短期债务比率

这是指当年外债余额中,一年及一年以下短期债务所占比重。这是衡量一国外债期限结构是否安全合理的指标,它对某一年债务还本付息额影响较大,一般不宜超过20%。

2. 简述金融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能。

【答案】金融机构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它在经济中发挥以下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是金融中介机构最基本的职能。这一职能是指通过金融机构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置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金融机构作为货币资金的贷出者和借入者的中介,实现资本的融通,并从吸收资金的成本与发放贷款的利息、投资收益的差额中获取利差收入,形成其利润。

信用中介职能既可以实现资金在盈余者与短缺者之间的转移,还可以实现长短期限不同的转换。

(2)支付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是指为工商企业办理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技术性服务。如通

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 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

支付中介职能的发挥,大大减少了现金的使用,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加速了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的周转,促进了再生产的扩大。

(3)信用创造功能。信用创造功能是指通过贷款和投资活动创造存款货币,扩大信用规模的功能。金融机构利用其所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取现金的情况下,就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信用创造功能的发挥,使银行可以超出自有资本和吸收资金的总量而扩大信用业务。当然,这种扩大不是无限的,它要受银行现金准备状况和经济发展对信用的客观需要的限制。

3. 简述金融脆弱演化为金融危机的机制。

【答案】由金融脆弱到金融危机有个演化过程。金融危机的爆发以金融脆弱积累到一定程度为条件,但最终在何时发生,还需要某一或某些触发点。某些突发的金融事件,如特大企业的倒闭、欺诈丑闻的揭露等造成公众信心的动摇,往往就是这样的触发点。

以最古老的金融危机一支付危机为例: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恶化,引起挤兑; 为满足支付,金融机构急于获得现金,不得不出售资产; 金融机构急于出售资产,导致资产价格暴跌; 资产价格暴跌,进一步恶化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这样,危机通过了自我实现的过程。金融危机必然引发信贷紧缩,并损害实体经济,导致经挤滑坡。经济滑坡、破产增加、信心失落,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在封闭经济中,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其“最后贷款人”的功能来消除“自我实现”的恐慌。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扩张又会引发、加重通货膨胀。

这一“自我实现”过程,正是以金融脆弱性为前提的。金融体系越脆弱,人们提防它出问题的警觉就越高,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4. 香港联系汇率制本质上是什么汇率制度? 有何特点? 它的缺陷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香港的联系汇率制是一种典型的货币局制度。我国香港地区没有中央银行,也没有货币局,货币发行的职能是由三家商业银行承担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银集团)。

(1)香港联系汇率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发钞银行在发行港元现钞时,必须向香港外汇基金按

换取无息负债证明书:发钞银行回笼港元现钞时,可按

行。这样,港元现钞对美元的汇率就固定在

户间不论现钞还是现汇交易,都按市场汇率进行。

香港联系汇率制拥有两个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一个是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若香港出现国际收支盈余,则外汇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随之增加,从而引起物价上升、利率下降,这将

的固定比率上缴等额美元,的固定比率向外汇基金交还负债证明书,收回等额美元; 外汇基金鼓励发钞银行与其他银行的港元现钞的交易以同样的方式进的水平上。但这一汇率只是发钞银行与外汇基金之间港元现钞的官方汇率,发钞银行与其他银行之间、银行同业间的现汇交易,银行与客

导致贸易收支恶化、资本流出增加,最终使国际收支盈余减少直至其恢复均衡。若出现赤字,则反之; 另一个是套利机制。

(2)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联系汇率制限制了港元利率调节经济的功能。由于港元与美元挂钩,香港丧失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把利率政策的制定权交给了美联储。为了维持

当局利用利率杠杆调节经济的可能性被大大削弱。

②为维持联系汇率制的稳定性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对香港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香港的联系汇率制的自动调节机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在短期内遇到对港元的投机时,香港金融管理局通常采取干预外汇市场的方式来维持港元的稳定。惯常的做法是,金融管理局在市场上回笼港元现金,降低银行体系中港元的流动性,引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上升来维护港元汇率并打击投机商。在提高利率维护联系汇率制的同时,高企的利率也损害了香港三大支柱产业——地产业、金融业和旅游业,从而引发了1997年后香港经济发展的困难。

③信心危机是对联系汇率制最为严峻的考验。联系汇率制本身即是1983年那场严重的信心危机的产物,其经受冲击的耐力至今还是一个未知数。一旦香港出现金融危机或其他原因引发的信心危机,人们纷纷将港元兑换外币,加之国际游资联手投机港元,1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将无疑是杯水车薪,难解燃眉之急,联系汇率制将面临能否继续存在下去的严峻考验。

5. 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基础货币一般由存款准备金和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两部分组成,因此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因素,具体说来就是影响两部分的囚素:

(1)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变动的因素

①存款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商业银行上交存款准各金越多,基础货币量增加。

②流通中的现金量。流通中的现金流入银行系统的数量增加,能使商业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随之增加。

③中央银行买卖信用证券以及外汇的数量。买进有价证券和外汇,就能使商业银行的上缴存款准备金增加。

④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放款、贴现的松紧。如果中央银行扩大或放松对商业银行的放款、贴现,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能够增加。

(2)影响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量变动的因素①公众收入增加和消费倾向。公众收入增加,手持现金量也会增加,消费倾向的变化也会引起现金量的复杂变化。

②物价变动状况。在币值不稳定和物价不稳定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提取存款、手持现金、抢购商品等混乱状况。

③经济发展和体制的变动情况。如商品交易发展、就业人数增加、集贸市场扩大等因素往往会促使流通中现金量增加。

这一联系汇率,当美联储提高(降低)利率水平时,香港也必须紧随其后提高(降低)港元的利率水平,其结果是香港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