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811微生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免疫的三大功能是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抵抗感染;保持自身稳定;免疫监视

2. 由酵母多糖、LPS 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物从_____和_____因子开始的补体激活途径称_____。它的C3转化酶是_____, C5转化酶是_____,攻膜复合体是_____。

【答案】

;替代途径(或旁路途径)

细菌染色总是_____

3. 革兰氏染色是_____染色,染后不被乙醇脱色则决定于_____的性质。的,

细菌染色_____。

有些则表现为正负不定

【答案】原生质;细胞壁;

4. 噬菌体的成斑率一般均大于_____。

【答案】50%

5. 类病毒是美国人T.0.Diener 在研究_____时发现的,目前只在_____中发现。

【答案】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植物体

6. 伍斯用寡核苷酸序列编目分析法对微生物的界(域):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古细菌;真细菌;真核生物

7. 目前被用作原核微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著作是_____,而被用作真核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著作是_____。

;【答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Ainsworth 菌物词典》

8 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

【答案】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9.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是在_____氧条件下进行的,还原力产物

和电子。 【答案】有;

中的[H]来自_____分子的光解

序列进行比较后,提出将生物分成为三

10.吖啶类染料常可引起DNA 的_____。

【答案】移码突变

二、名词解释

11.斜面菌种保藏法。

【答案】斜面菌种保藏法是将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成熟后,移入保藏,

以后每隔个月转管一次的保藏方法。

12.外周免疫器官。

【答案】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T 、B 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外周免疫器官主要是脾脏和淋巴结,由中枢免疫器官产生的T 、B 淋巴细胞至外周免疫器 官定居,在遇到抗原刺激后,它们就开始增殖,并进一步分化为致敏淋细胞或产生抗体的浆细胞。

13.命名。

【答案】命名是根据命名法规,给每一个分类群一个专有的名称。

14.加压蒸气灭菌法。

【答案】加压蒸气灭菌法是指一种利用

以上的高温(而非压力)蒸气进行湿热灭菌的方

法,用特制的耐压灭菌锅进行。广泛应用于培养基和各种物件灭菌。

15.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答案】免疫原性是抗原在体内激活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和特异效应细胞的特性; 免疫反应性(反应原性)是抗原能与相对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和反应的能力。

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是完全抗原的两种特性。

16.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答案】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

的低温下

三、简答题

17.食品为何易发生霉腐?如何预防?

【答案】(1)食品发生霉腐的原因:

微生物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极短,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形成极大数量的群体,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以及食物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条件下,微生物极易大量繁殖从而引起食物变质。

(2)防止食物变质的主要措施有: ①低温,利用

以下的各种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加入除氧剂等方法,使需氧微生物不能真长生长;

②缺氧,可采用抽真空、充氮气或

③干燥,采用晒干、烘干或红外线干燥等方法对粮食、食品等进行干燥保藏,防止它们霉腐;④高渗,通过盐腌和糖渍等高渗形成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以达到保存食物的目的;

⑤高酸度,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是新鲜蔬菜产生大量乳酸,以抑制杂菌从而达到防霉的目的;

⑥高醇度,用白酒或黄酒保存食物; ⑦加防腐剂。

18.病毒的一般大小如何?试说明病毒的典型构造。

【答案】(1)病毒的大小:绝大多数的病毒都是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小颗粒,它们直径多数为100nm (20〜200nm )左右,必须借助电镜观察病毒的形态和精确测定其大小。最大病毒是直径为200nm 的牛疸苗病毒;最小病毒之一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其直径仅为28nm 。

(2)病毒的典型构造:病毒的典型构造由里到外依次为:核心、衣壳、包膜和刺突。其中,核心为病毒的基因组,衣壳由蛋白质构成,核心和衣壳合称为核衣壳;包膜为类脂双层膜,只存在较复杂的病毒中。

19.利用完全混和曝气法和生物转盘法处理污水的主要原理是什么?各有何特点?

【答案】完全混合曝气法即表面加速曝气法,它是将污水与一定量的回流污泥混合后流入曝气池,在通气翼轮的不断充气、搅拌下,与池内的已处理污水充分混合并得到较好的稀释,于是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毒物被污泥中的好氧性微生物区系所降解、氧化或吸附,而微生物群体则得到了充分的繁殖。经一定时间后,通过溢流而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由于没有通气和搅拌,故活性污泥重新沉入池底,除取出其中一部分作为新流入污水的“菌种”外,多余部分一般作厌氧消化处理,以进一步降低其

值。

整个过程及其装置的基本原理如下图:

生物转盘法是一种由许多质地轻、耐腐蚀的塑料等圆板作平行和等距离的紧密排列,其圆心由一根横轴相串联而成。每片圆盘的下半部都浸没在盛有污水的半圆柱形横槽中,而上半部则敞露在空气中,整串圆盘借电动机而缓缓转动。在生物转盘的开始阶段,需要让其表面着生一层生物膜,称为“挂膜”。待生物膜形成后,随盘片不停地旋转,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不断被生物膜吸附、充氧和氧化、分解,从而使污水不断得到净化。盘片上过多生长且老化的生物膜,会随着圆盘的旋转而使污水对其产生剪切力,从而促使老膜剥落,随即又在盘上形成新的生物膜。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