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812食品微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火鸡X 病。

【答案】火鸡X 病是1960年由黄曲霉毒素引起的致使英国东南部的农村地区10万只火鸡死亡的一种病。

2. 生物药物素。

【答案】生物药物素是指比抗生素疗效更为广泛的生理活性产物如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诘抗剂和抗氧化剂等微生物的其他次生代谢物。

3. 细胞免疫。

【答案】细胞免疫是指机体在抗原刺激下,一类依赖于胸腺的T 胞发生增殖、分化,进而直接攻击靶细胞或间接地释放一些淋巴因子的免疫作用。

4. 六邻体。

【答案】六邻体是一种位于腺病毒20个面上、由六聚体蛋白组成的衣壳粒。因在每一六邻体周围有6个六邻相伴,故名。

5. 溶源性。

【答案】溶源性,又称溶源现象,是指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

6. 可结晶片段。

【答案】可结晶片段是木瓜蛋白酶水解当于

等功能。

7. 辅酶

铰链区二硫键近N 端所形成的3个片段之一,相

受体

功能区,可形成结晶,其无抗原结合活性,但具有固定补体、结合

是一种黄色、可溶性、含四吡咯结构的化合物,作用与

相似,以甲基

【答案】

辅酶

还原酶复合物的一部分而参与甲烷作用的最终反应。

8. 磷素循环。

【答案】磷素循环是指自然界的磷及磷素化合物在生物作用下的一些相互转化过程。

9. 球形菌。

【答案】球形菌是指一类球形或近球形的细菌。不同种的球菌大小变化很大。细胞分裂后或

单个,或成对,或四联,或成链,或成簇状。

10.碳氮比。

【答案】碳氮比是指在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含的碳源中碳原子的摩尔数与氮源中氮原子的摩尔数之比。

11.鉴别性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a)。

【答案】鉴别性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a)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12.乙型肝炎。

【答案】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 )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二、简答题

13.填表1, 说明发酵过程中主要控制项目的主要控制方法。

1

【答案】见表2。

2

14.何谓免疫调理作用?其机制如何?

【答案】(1)免疫调理作用的定义

免疫调理作用是指通过吞噬细胞表面存在的

受体等,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的作用。

具有免疫调理

作用的物质有抗体和补体。 (2)免疫调理作用的机制

类抗体同细菌等抗原物质,形成免疫复合物后,

段与

结合,有利于吞噬;补受体,从而促进吞噬作

的一端可同靶细胞或免疫复合物结合,另一端可结合吞噬细胞的

用。

15.生物发光的机制是什么?发光细菌在监测环境污染中有何作用?其优点如何?

【答案】(1)生物发光的机制:

发光细菌是一类中的

长有极生鞭毛的杆菌或弧菌,兼性厌氧,

在有氧条件下能发出波长为

然后其

的荧光。其生物发光的机制是NADH 中的[H]先传递给黄素蛋白以形成不经过呼吸链而直接转移给分子氧,能量以光能形式释放。其反应为:

(2)发光细菌在监测环境污染中的作用和优点:

细菌发光的强度受环境中氧浓度、毒物种类及其含量的影响,只要用灵敏的光电测定仪器就可方便地检测试样的污染程度或毒物的毒性强弱。试验中一般采用咸水型发光细菌作为试验菌种。近年来,我国学者利用自己从淡水湖分离出的一株青海弧菌作试验菌,成功地制成了有特色的淡水型发光细菌冻干菌粉产品,经活化后,可随时测定水质的污染情况。

16.以mRNA 为核心,将动物病毒分为哪几类?

【答案】以mRNA 为核心,可将动物病毒分为: (1)单股DNA 病毒; (2)双股DNA 病毒; (3)反转录病毒; (4)双股RNA 病毒; (5)负链单股RNA 病毒; (6)正链单股RNA 病毒。

17.微生物分子生物技术可以在哪些方面给环境保护带来新的发展和应用。

【答案】微生物分子生物技术可以给环境保护带来多个方面的发展和应用,主要包括: (1)构建具有更强的降解能力的遗传工程菌,降解各种环境污染物,特别是难降解的环境污染物。

(2)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跟踪监测降解微生物在环境中的行为。 (3)利用分子生物技术监测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

(4)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大分子(特别是DNA 、RNA )的作用。 (5)选育转基因的优良动、植物品种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减缓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