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税务(税务学院)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临时离境
【答案】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临时离境关系到跨国纳税人是否是会被认定居民性纳税人的问题。个人只要符合或达到其中任何一个标准,就可以判定为中国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简答题
2. 有人说“增值税的零税率就是免税”,这句话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1)判断:这句话不正确。增值税的零税率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免税。
(2)理由:增值税零税率,是实实在在的税率。零税率物品的经销者在计算缴纳増值税时,在购入货物时所支付的税金都可得到扣除,即可得净退税。増值税免税,是指享受免税的经销者,对其出售的商品是不征增值税的,该经销者不是增值税的纳税人,不用进行增值税的纳税申报,也不用记录有关增值税的账薄。增值税的零税率与增值税免税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①计税的区别
a. 零税率: 零税率是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销项税额按照0%的税率计算,进项税额允许抵扣。b. 免税:增值税中的免税只是免去某一生产、流通环节的税款,其他各环节税款则不能免除,且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
②核算的区别
a. 零税率:实行零税率的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涉及进项税额的退还。同时,销售零税率的货物,其销售额计入全部销售额,销项税额为0。因此,零税率货物进项税额需要进行核算,销项税额不需要进行核算。
b. 免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会计核算中进项税额直接计入货物的成本。销售免税货物,只能开具普通
发票,其收入计入销售收入,不计算销项税额。因此,免税货物的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都不需进行核算。
③管理的区别
a. 零税率:零税率是増值税的一档税率,只要符合文件规定,就可以适用零税率,无须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
b. 免税:免征增值税属于税收优惠,要按照税收优惠管理的相关要求,或先经税务机关审批,或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3. 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划分的标准是什么?在纳税义务上有何区别?
【答案】(1)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划分的标准:我国税法采用了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来判定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①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a.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即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b.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即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的个人;
②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a.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
b. 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2)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的区别:
①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②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4. 什么情形下需要核定营业税营业额?如何核定?
【答案】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营业额,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1)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①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③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④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⑤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⑥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2)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对于纳税人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的,或者视同发生应税行为而无营业额的,税务机关可按下列顺序确定其营业额:
①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②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③按下列公式核定:
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确定。
5. 营业税纳税地点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营业税的纳税地点原则上采取属地征收的方法,就是纳税人在经营行为发生地缴纳应纳税款。具体规定如下:
(1)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2)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土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纳税人转让其他无形资产,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3)单位和个人出租土地使用权、不动产的营业税纳税地点为土地、不动产所在地;单位和个人出租物品、设备等动产的营业税纳税地点为出租单位机构所在地或个人居住地。
6. 印花税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的凭证征收的一种税。印花税是一种具有行为性质的凭证税,凡在中国境内发生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行为,就必须依照印花税法有关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印花税具有如下特点:
(1)征税面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立法工作逐步建立和健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依法书立各种凭证已成为普遍现象,为印花税提供了广泛的财源。印花税的应税凭证共有5大类13个税目,涉及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2)税率低,税负轻。印花税最高税率为千分之四,最低税率为万分之零点五;按定额税率征税的,每件5元。与其他税种相比,印花税税率确实要低得多,其税负也要轻得多,易为纳税人所接受。
(3)纳税人自行完税。印花税主要通过纳税人自行计算、自行购花、贴花并注销或画销完成,即“三自”的纳税办法:
①纳税人在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发生纳税义务的同时,先根据凭证所载计税金额和应适用的税目税率,自行计算其应纳税额;
②由纳税人自行购买印花税票,并一次足额粘贴在应税凭证上;
③由纳税人按《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对已粘贴的印花税票自行注销或者画销。至此,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才算履行完毕。
7. 确定消费税的税率形式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确定消费税的税率形式时应考虑的因素:
(1)对供求关系平衡、价格差异不大、计量单位规范的应税消费品,采取从量定额征收的方式较为合适,以此可以简化征管;
(2)对供求矛盾较突出、价格差异变化较大、计量单位不规范的应税消费品,则较适宜采用从价定率征收的方式,以更好地发挥消费税的调节作用。
三、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