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师范大学体育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目标
【答案】我国的体育目标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国民素质”。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 体育锻炼
【答案】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増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二、简答题
3. 影响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有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1)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以及个人的心理特征和状态。
①人口统计学变量
人口统计学变量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研究者基本认定人口统计学变量与体育活动有密切关系。
②个体生理状况
大多数研究支持患心脏疾病的危险性等因素与体育活动呈负相关。那些不相信自己有健康问题或者认为自己心血管问题是由锻炼而引发的个体,更容易退出体育活动。相反,相信自己有健康问题的个体则更倾向于坚持体育活动。
③个人行为
一般来说,自愿参加体育活动的个体比被动参加有监督活动的个体坚持锻炼的时间更长。 ④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a. 人格特征包括自我效能、自我动机、独立性等与开始和坚持活动有关。自我效能可以准确地预测体育活动的坚持情况。
b. 社会体格焦虑也影响着体育活动行为的各个方面和人们参加活动的方式和乐趣。
(2)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体育活动的特征。
①物理环境
活动场所是否方便是影响活动坚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有规律的活动者来说,有个适宜的健身场地非常重要,很多健身活动退出者退出的原因是由于活动场所的不便。
②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锻炼坚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研究发现,大多数个体不喜欢自己单独锻炼。活动计划指导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环境因素。
③体育活动的特征
近来的研究发现,当个体以50%或未超过他们的有氧能力的负荷量来从事体育活动时,活动的坚持性最高。
4. 什么是渐进放松训练? 进行该训练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答案】(1)渐进放松训练的概念
渐进放松训练是通过先使某肌群紧张,再使其充分放松,以建立肌肉紧张与放松程度的区分感觉的一种训练方法。渐进放松训练通常是练习者主观地让某一肌肉群先紧张收缩,然后充分放松,通过对比可更深刻地体验放松一刹那间的肌肉感觉。渐进放松训练的目的在于帮助练习者获得身体各个部位,特别是头部和颈部等肌肉紧张的精确感觉,使练习者在几分钟内全身完全放松。
(2)渐进放松训练的三个阶段
①基本渐进放松法的练习。
②加上暗示语的渐进放松训练。
③不同场地的渐进放松训练。
5. 简述系统的心理技能训练计划的步骤。
【答案】系统的心理技能训练计划的步骤如下:
(1)谁是运动员。确定谁是运动员并设计一个实施PSTP 的模式。
(2)与运动员的初次见面。这一阶段要提出心理技能训练的重点,并让运动员和教练员对这项训练计划做出承诺。
(3)对运动心理学家进行运动方面的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应该在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对运动员所从事的运动非常了解。
(4)建立需要评估计划。为了设计一个需要的评价计划,运动心理学家必须了解运动员目前的心理技能。
(5)需要教授的心理方法和策略。在这一阶段,为了弥补心理技能的不足,要设计一个很好的计划来说明在什么时候、以什么顺序来教授什么样的心理技能
(6)选择的心理方法的实际教授和学习。
(7)即时的和赛季末的对PSTP 的评估。
6. 简述窦性心动徐缓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答案】(1)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而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于每分钟60次,据报道某些有训练的运动员心率最多可减少到每分钟36〜40次,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窦性心动徐缓。
(2)窦性心动徐缓同训练程度、运动项目和运动年限有关,运动年限越长,训练程度愈高,这种现象也越明显。耐力训练和长距离跑、马拉松、自行车等运动员窦性心动徐缓现象更明显。
①运动员出现窦性心动徐缓现象是多年的训练过程中,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紧张性减弱的结果,这种现象对于运动员的运动生活具有积极意义。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由于窦性心动徐缓,心脏的舒张期延长,所以心肌可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劳,而且心脏有更多的血液充盈。
②由于运动员长期从事体育锻炼,心肌收缩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增加,心肌中的毛细血管大量新生,供血量増加,结果心肌纤维变粗,心肌粗壮有力,心脏收缩力提高了,心容量也加大了。所以经常运动的人心率会比一般人低。
7. 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答案】肌肉最大收缩时产生张力的大小取决于肌肉收缩的类型和收缩速度。同一块肌肉,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可产生最大的张力。离心收缩产生的力量比向心收缩大50%左右,比等长收缩大25%左右。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的原因有:
(1)牵张反射,在离心收缩时肌肉受到强烈的牵张,因此会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强烈收缩。
(2)离心收缩时肌肉中的弹性成分被拉长而产生阻力,同时肌肉中的可收缩成分也产生最大阻力。而向心收缩时,只有可收缩成分肌纤维在收缩时产生克服阻力的肌肉张力。肌肉在向心收缩时,一部分张力在作用于负荷之前,先要拉长肌肉中的弹性成分。一旦肌肉中的弹性成分被充分拉长,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才会作用于外界负荷上。因此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有一部分是用来克服弹性阻力的,这就使实际表现出来的张力小于实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
8. 简述表象训练的作用。
【答案】(1)表象训练的概念
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在不同的文献中,表象训练有不同的称谓,如“视觉化”训练、内心演练、隐蔽练习、意象演习或想象训练等。
(2)表象训练的作用
①首先,表象训练不仅有助于加快运动技能的学习,巩固和改善已学会的运动技术动作,还有助于演练战术。
(1980)通过实验发现,表象训练可以提高动作学习的速度,在认知成分较多的动作
学习中尤为明显。
②表象训练可以帮助练习者加深对运动战术的理解、演练实战中运动战术的运用。例如,长跑选手可以根据竞争对手的体能、技术、心理等特点,通过表象演练确立相应的战术方法反击。
③表象训练具有调节人的情绪以及生理唤醒水平的作用。国外的一些实验支持这一结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