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微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药物素。

【答案】生物药物素是指比抗生素疗效更为广泛的生理活性产物如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诘抗剂和抗氧化剂等微生物的其他次生代谢物。

2. 难养菌。

【答案】难氧菌是指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

3. 鲎试剂法。

【答案】鲎试剂法是一种利用鲎血中变形细胞裂解物检测试样中微量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其原理是该裂解物遇到

LPS 后回发生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的凝胶反应。

4. 菌丝。

【答案】菌丝是丝状真菌的结构单元,是一条具有分枝的管形丝状体,外由细胞壁包被,里面充满原生质和细胞核。幼时无色,老后常呈各种不同的颜色。

5. 野生型菌株。

【答案】野生型菌株是指变异前的原始菌株。

二、简答题

6. 胎盘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免疫抑制,这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胎儿的MHC 基因一半来自父体,一半来自母体,与母体只有

母体排斥。此种生理功能的缺陷是造成习惯性流产的原因之一。

7. 比较细菌和酵母菌菌的乙醇发酵。

【答案】(1)二者的主要差别是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途径不同。

①酵母菌和某些细菌(胃八叠球菌、肠杆菌)的菌株通过EMP 途径生成丙酮酸;

②而某些细菌(运动发酵单胞菌、厌氧发酵单胞菌)的菌株通过ED 途径生成丙酮酸。(2)丙酮酸之后的途径完全相同。

8. 什么是单细胞蛋白(SCP )? 为什么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

【答案】(1)单细胞蛋白质(SCP )是从藻类、细菌、真菌等单细胞生物中所提取的蛋白质。

相同,因此对母体而言,可看作一个移植物。如果没有多重生理保护机制,包括胎盘的免疫抑制作用,胎儿将遭到

(2)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的原因是:

①它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微生物作为菌种,如酵母或细菌于正烷烃类(n-alkane )中培养而成;

②酵母菌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氨基酸组分齐全;

③利用原料广,能利用各种糖类,可就地取材;

④对营养要求简单;

⑤可连续发酵;

⑥生产速率高,酵母菌的倍增时间较短,因此多用酵母生产单细胞蛋白(SCP )。

9. 试举三个实例来说明,即使不用显微镜也可证明在日常生活和环境中,到处有细菌活动着。

【答案】实例:

(1)夏天饭菜变馊。

(2)低浓度黄酒变酸。

(3)湖泊的富营养化。

10.简述鞭毛的不同着生方式。并举例。

【答案】鞭毛着生方式及实例:

(1)单生,可分一端单鞭毛菌,如霍乱弧菌,二端单鞭毛菌,如鼠咬热螺旋体。

(2)丛生,可分一端丛生鞭毛菌,如荧光假单胞菌,二端丛生鞭毛菌,如红色螺菌。

(3)周生,周生鞭毛,如大肠埃希氏菌、枯草杆菌。

11.微生物主要有哪几条次级代谢合成途径?简述之。

【答案】微生物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主要有:(1)糖代谢延伸途径,(2)莽草酸延伸途径,(3)氨基酸延伸途径,(4)乙酸延伸途径4条。

(1)糖代谢延伸途径:是由糖类转化、聚合产生的多糖类、糖苷类和核酸类化合物进一步转化而形成核苷类、糖苷类和糖衍生物类抗生素;

(2)莽草酸延伸途径:是由莽草酸分支途径产生氯霉素等;

(3)氨基酸延伸途径:是由各种氨基酸衍生、聚合形成多种含氨基酸的抗生素,如多肽类抗生素、P-内酰胺类抗生素、D-环丝氨酸和杀腺癌菌素等;

(4)乙酸延伸途径:可分两条支路:

①其一是乙酸经缩合后形成聚酮酐,进而合成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灰黄霉素类抗生素和黄曲霉毒素;

②另一分支是经甲轻戊酸而合成异戊二烯类,进一步合成重要的植物生长刺激素——赤霉素或真菌毒素——隐杯伞素等。

三、论述题

12.举例说明微生物在推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的重大历史贡献,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案】由于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和培养条件简便,因此生命科学工作者常选用其作为研究基础理论问题时的研究对象。

(1)重大历史贡献有:

①历史上“自生说”的否定,糖酵解机制的认识;

②基因与酶关系的发现,突变本质的阐明;

③核酸是一切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证实,操纵子学说的提出;

④遗传密码的揭示,基因工程的开创;

⑤PCR 技术的建立,真核细胞内共生学说的提出,以及近年来生物三域理论的创建等。

这些都是以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而结出的硕果。为此,大量研究者还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殊荣。

(2)原因及示例:

①微生物是代表当代生物学最高峰的分子生物学三大来源之一。

②在经典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意识到微生物具有繁殖周期短、培养条件简单、表型性状丰富和多数是单倍体等各种优点而适合遗传学的研究,先驱者们纷纷选用粗糙脉孢菌、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和T 系噬菌体作为研究对象,很快揭示了许多遗传变异的规律,并使经典遗传学迅速发展成为分子遗传学。

③从1970年代起,由于微生物既可以作为外源基因供体和基因载体,又可作为基因受体菌等的优点,且其又是基因工程操作中的各种“工具酶”的提供者,故迅速成为基因工程中的热点。

④由于体积小、面积大以及在体制和培养等方面的优越性,微生物还促进了高等动、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这种“微生物化”的高等动、植物单细胞或细胞集团,也获得了原来仅属于微生物所有的优越体制,从而能够十分方便地在试管和培养皿中进行研究,并能在发酵罐或其他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大规模培养和产生有益代谢产物。

⑤此外,这一趋势还使原来仅局限于微生物实验室使用的一整套独特的研究方法、技术快速向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各领域横向扩散,从而对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方法学上的贡献。

13.试述配制培养基的基本过程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案】(1)配制培养基的基本过程是:

①按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各种药品,用量太少的药品应配制成溶液后再取一定量加入;

②将各种药品加水溶解,通常是加所需水量的一半;

③若配固体培养基,按2%的用量称取琼脂,用水将琼脂浸湿一下,用手挤去琼脂中过多的水分,加入2的溶液中;

④加热至琼脂全部溶解,并补足所需的全部水量;

⑤用1molNaOH 和1molHCL 调节pH 至要求值;

⑥用分装器将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中,塞上棉塞并包扎,灭菌后备用。

(2)注意事项:

①配制过程中,在加热熔化琼脂时,要不断搅拌,以防糊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