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875社会学理论之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方法论整体主义
【答案】方法论的整体主义是指以整体作为研究的基点,通过群体行动的分析来说明学科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内容的方法体系。西方社会学理论以功能主义为代表,坚持方法论的整体主义。他们以宏观社会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对社会系统层次的问题的分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学术环境的变迁,整体主义方法论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
2. 社会交往的形式
【答案】社会交往的形式是指一种相互作用的模式。齐美尔认为,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都存在着一种基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即“社会交往的形式”。
3. 有机团结
【答案】有机团结是指一种建立在社会分工和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联结纽带。人们可以从现代社会中的工业化城市中找到这种团结的典型形式。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社会团结类型,专门化分工导致个人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
4. 福柯
【答案】米歇尔•福柯,法国后现代理论家。主要著作有《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 其主要观点有:
①权力谱系学。揭示了隐蔽在中立或友善面具下的权力与统治的实际运作状况。认为权力是一种关系性权力,它在无数的点上被运用,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并且从来都不是某种可以获得、抓住或分享的东西。权力是分散不确定的、形态多样的、无主体性的和生产性的,它构建了个体的躯体和认同。得出的结论:话语是危险的,那些掌握权力的人试图对那些他们认为对自己构成潜在威胁的话语形式施加控制。
②规训社会秩序。福柯在其有关性、监狱、疯病和人类科学的论述中揭示了一种规训社会秩序。在一个规训的社会中,秩序不是通过法律、政府的强制性体制实施,而是通过各种控制技术,或者规训技巧和话语来维持的。
二、简答题
5. 齐美尔是如何探讨与分析“社会互动的距离”的?
【答案】齐美尔对“社会互动距离”的探讨与分析
(1)齐美尔认为,互动的形式、事物的价值等至关重要的问题,都与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相对距离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说,是由相对距离所决定的。他在《货币哲学》中提出了一条关于事物价值的根本原则,即事物的价值是由其与行为者之间的距离确定的。一个事物如果与人的距离太近或太远,都将变得毫无价值。
(2)例如,如果一个人发现一个距我们一亿光年的完全由黄金构成的星球,由于其距离过于遥远,我们无法到达那个地方,因而,这个星球对我们毫无价值。空气是我们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但由于离我们太近,太容易获得,因而也没有什么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那些通过努力并且只有通过努力才会得到并且能够得到的东西。
6. 为什么说哈贝马斯关于言语的有效性基础的论述,是他推进社会理性化的深刻体现?
【答案】原因如下:
(1)言语有效性是最基本的理性基础
①言语有效性要求包括四点:
a. 表达的可领会性;
b. 陈述的真实性;
c. 表达的真诚性;
d. 言说的正当性。
这四点是保证语言交流或话语沟通的基本原则,只有这四条原则得以兑现,理解与共识才能达成。
②哈贝马斯对韦伯工具理性的批判
a. 哈贝马斯认为,工具理性化无法解决人际交往关系中的问题。人际交往关系展开的是主观意愿层面的意义世界,它需要一种与工具理性不同的理性原则。保证言语有效性的四条原则,亦即交往关系有效的理性原则,又可称为交往理性,按照它来行事,言谈话语就能达成有效的沟通,形成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共识。言语有效性的四条原则被哈贝马斯看成最基本的理性原则,这四条原则组成的交往理性是其他理性原则的根据,是理性的理性。
b. 言语有效性的四条原则是人类生活基本理性原则的综合。真实性原则即如实地描述陈述对象,这实质是科学认知活动中的客观性原则;正当性原则即言者和听者都要以公正地评价周围事物作为交流的前提,这实质上是体现了道德评判和伦理准则的评价原则,是道德和伦理领域的善的原则;真诚性原则是言者向听者表达内心世界,以求情感融合和共同体验的关系原则。这说明言语有效性原则已把人类生活中的三种基本原则“真、善、美”都纳入自己的范畴之中。可沟通性原则是针对言语沟通的特点而新增加的。如是观之,言谈有效性原则或交往理性原则,同科学原则,伦理原则和审美原则的关系是总体与部分的关系,同是普遍与个别的关系。
(2)言语有效性原则是其他理性原则得以形成的基础
哈贝马斯说的言语是日常生活的言语交流,日常生活基本展开形式就是人们之间的言语交流,日常生活被看成其他领域里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们每日从日常生活出发进入科学、生产、政治、文艺等领域,因此,日常生活领域中的理性原则也就是其他领域中理性原则的母体或基础。
不仅只有在交往理性或言语行为理性同其他理性原则的原初与派生关系中,才能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各种理性原则的来龙去脉,而且也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才能真实把握各种理性原则的根基和适用度。
7. 简述社会冲突的功能。
【答案】社会冲突对社会过程有积极功能:
(1)社会冲突对于群体和社会的整合具有积极功能。
①当一个群体与外部发生冲突时,为了一致对外的需要,能促进群体内部的结合,使原有的内部矛盾得到解决;
②在一个社会系统中,各群体之间的相互冲突,可以促进各群体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一定界限,因而有利于保持整个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平衡,使社会产生一定的分化和整合;
③冲突増加了人的异化,但同时通过冲突,又将个人联结在社会交往的网络之中。社会各部分之间和个人之间纵横交错的冲突,使各部分、个人之间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构成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甚至是社会生活的精髓。
(2)社会冲突对于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①冲突的发生和表现有利于矛盾的解决或缓解敌对情况;
②在充满矛盾和敌对情绪的情况下,冲突有助于不同观点和情绪的宣泄,反面的观点和情绪如果表现出来,可以使持有这种观点和怀有敌对情绪的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③由于冲突是建立在人们相互作用基础之上的,因而通过冲突的表现和解决,人们会建立一种新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三、论述题
8. 韦伯怎样论述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关系?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
【答案】(1)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①韦伯认为新教伦理无意识且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
新教伦理是新教中包含的人生态度、生活准则和理想要求。新教伦理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新教伦理对传统宗教伦理的批判否定,有力地冲击了旧的宗教观念,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充当了思想上的清道夫。新教运动以否定某些传统教义、主张教会制度多样化、提倡平等、注重謇业等观点与行动来冲击传统宗教观念,这不仅使欧洲宗教有了新的精神面貌,也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创造了新的文化氛围。不过,虽然新教运动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展立下了不可估量的功劳,但是这不是新教运动的自觉目的,而是新教运动未意识到的结果。
②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促进了新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