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612专业一(法理、宪法、经济法、国际法)之法理学导论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障制度。

【答案】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障制度:

(1)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 法律责任的兔除。

【答案】(1)法律责任免除的含义

法律责任的免除又称免责,是指由于法律规定的某些主观或客观条件,可以部分免除或全部免除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免责的条件和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法律上规定的免责条件是法定的免责条件,法律上允许的免责条件是当事人意定的免责条件。私法上的免责条件和公法上的免责条件是有区别的。私法上的免责条件有法定免责条件和意定免责条件两种。

(2)法律责任免除的条件

①法定免责条件

a. 时效免责,即违法者在其违法行为发生一定期限后不再承担强制性法律责任。时效免责表面上是不公平的,但实际上他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督促法律关系的主体及时行使权利,维护社会的稳定秩序,以及提高法院的下作效率都有着重要意义。

b. 人道主义免责,权利是以权利相对人即义务人的实际履行能力为限度的。在权利相对人没有能力履行责任或全部责任的情况下,有关国家机关和权利主体可以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免除或部分免除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

b. 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免责。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其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紧急避险是为了使本人或者第三人人身或财产或者公共利益,免遭正在发生的实际存在的危险而不得已采取的加害于他人人身或财产的损害行为。

②意定兔责条件自愿协议,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同意,免除责任。 b. 受害人放弃,受害人不起诉,责任人的责任也就被兔除。

c. 有效补救,责任人实施违法行为造成损害后果,但在国家机关追究责任之前,主动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可以免责,但严格地说这是责任的主动实现。

3. 简述我国宪法中公民平等权保障的主要内容。

【答案】宪法上的平等权是指公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与同等保护的权利。我国宪法关于平等权的规定的内容主要有: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保障妇女的权利。第48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3)保障退休人员和军烈属的权利。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第45条规定第2款规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

(4)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第49条第1款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第4款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5)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第5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4. 简述不成文法相对于成文法的优点。

【答案】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有权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形式但却不具有规范化成文形式的法。成文法,又称为制定法,是指有立法权或立法性职权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以规范化的成文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不成文法相对于成文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成文法易于适应社会现实

不成文法往往以社会事实为背景而形成,由于不需要经过复杂的立法程序,富有弹性,比较容易适应社会现状。成文法在制定与修改时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这些法定程序往往复杂且经历时间长,所以,成文法往往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事实

(2)不成文法不存在背离立法原意的问题不成文法一般依据人民的法律实践潜移默化而形成,比较能符合社会现实需求。成文法用条文表达立法意图,有时会出现不完备也不周密的情形,就需要法律解释,而法律解释是否体现了立法的意图,则难以保证。

(3)不成文法易于发挥司法官员的创造性

不成文法允许法官在审判过程中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在判决中创造新的原则。成文法要求法官在适用法律时严格忠于立法的原意,严重扼杀了法官的创造性。

二、论述题

5.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杨达才事件的宪法学意义。

2012年8月26日凌晨,陕西延安境内发生重大车祸。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到车祸现场查看。有网友发现其在现场面露微笑,遂拍下照片放到互联网上,引发不满。网友对其进行人肉搜索,

从他身上“搜”出了各种名表,杨达才被戏称“表哥”。还有网友整理出杨达才佩戴不同款式手表的照片共计11张。随后数日内,杨达才又被网友陆续挖出戴估价13万元的眼镜、腰系名牌皮带,被网友戏称“全身都是宝”。2012年8月30日,陕西纪委对外称,己经安排人员对杨达才进行调查。2012年9月21日,陕西省纪委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称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撤销其陕西省第12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

【答案】本题涉及公民的监督权的实施以及国家机关职权的要求。

(1)我国《宪法》第41条赋予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监督权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过程中的活动。监督权具有多种形式,有利于公民根据不同情况行使。公民监督权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宪法原则; 公民监督权的行使,可以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运用国家权力的合法性; 同时可以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本题中网民对于此事件的参与和其中的证据提取、网络民意的表达都充分体现了宪法中所规定的公民的监督权。

(2)在宪法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部分,规定各级行政机关和部门有依照宪法和法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维护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秩序等职责。题干中杨达才作为一名公务人员,在本应奉公执法的地方却做出有失其身份的行为,并且脱离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的要求,对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害。

本案中的事件发展既体现了公民宪法权利的实现,也体现了我国宪法和法律对于国家机关职责的严格规定的要求。

6. 根据我国立法与实践,论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

【答案】(1)一般侵权行为之债的法律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适用法》第44条规定:侵权责任,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但当事人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侵权行为发生后,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法律的,按照其协议。

(2)特殊侵权行为之债的法律适用

①海事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我国1992年颁布的《海商法》对一部分海上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作了专门的规定。该法第273条规定:“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船舶在公海上发生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同一国籍的船舶,不论碰撞发生于何地,碰撞船舶之间的损害赔偿适用船旗国法律。”第274条规定:“共同海损理算,适用理算地法律。”第275条规定:“海事赔偿责任限制,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②空中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关于空中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我国《民用航空法》第189条规定:“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民用航空器在公海上空对水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可见,我国目前对空中侵权行为的具体规定仅涉及两种情况,无法全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