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0心理学研究方法之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身高和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70,此时可以认为身高解释了体重变异的( )。
A.0.50
B.0.25
C.0.49
D.0.60
【答案】C
【解析】
相关系数的平方等于回归平方和在总平方和中所占比例。称为测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对总平方和的贡献越大,说明回归方程越显著,因而测定系数是评价回归效果的一个指标。测定系数越大回归效果越好,若这个比例达到1,则表明此时Y 的变异完全由X 的变异来解释,没有误差。
2. 某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接受同一个测验,初一学生平均分为65分,标准差为5,初二同学的平均分为80分,标准差为6。结论正确的是( )。
A. 初一分数比初二分数离散程度大
B. 初二分数比初一分数离散程度大
C. 两个年级的分数离散程度无法比较
D. 两个年级的分数离散程度一样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需要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则可以使用差异系数
即初二分数离散程度更大。
3. 研究结果能否在不同人群和不同种属之间进行推论,反映了( )。
A. 内部效度
B. 外部效度
C. 统计效度
D. 结构效度
【答案】B
【解析】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它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研究者也将之称为生态效度。
4. 在能力倾向测验中常用的效标是( )。
A. 临床诊断
B. 特殊训练成绩
C. 等级评定
D. 专家判断
【答案】B
【解析】特殊训练成绩是能力倾向测验常用的效标,包括中间效标和最后效标问题。例如,医学院校的成绩可作为医学能力倾向测验的中间效标,而其最后效标应该是作为一个真正医生的最终成就。
5. 在独立性检验中,N=101,R=3,C=2,则自由度是( )。
A.100
B.202
C.6
D.2
【答案】D
【解析】两因素列联表自由度与两因素各自的分类项数有关。设R 为每一行的分类项数,C 为每一列的分类数目,则自由度为df=(R-l )(C-1)。
6. 在探讨字号大小对汉字阅读速度产生影响的研究中,阅读速度是( )。
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控制变量
D. 刺激变量
【答案】A
【解析】因变量是指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变量,它是由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该题中的阅读速度属于因变量,而字号大小则是自变量。
7. 检验注意过滤器理论经常使用的实验范式是( )。
A. 双耳分听
B. 语义启动
C. 双任务操作
D. 视觉搜索
【答案】A
【解析】双耳分听、双任务操作及视觉搜索都是注意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范式,分别注重研究
注意的不同侧面,双耳分听范式关注注意的选择性,用于检验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双任务操作范式关注注意的分配性,用于检验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视觉搜索范式关注注意的集中指向性。语义启动的范式是研究语义知识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主要研究手段。
8. 在一个二因素组间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一位研究者报告A 因素的主效应是F (1,54)=0.94,B 因素的主效应是F (2,108)=3.14,从中可以得出( )。
A. 因素B 的主效应比因素A 的主效应大
B. 此研究是2×3的因素设计
C. 研究中有114个被试
D. 这个报告一定有错误
【答案】D
【解析】在两因素的方差分析中分析因素A 和因素B 的主效应时,F 检验的分母都是误差效应,所以分母的自由度是相同的。
9. 内隐联想测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
A. 反应类型
B. 反应时
C. 正确率
D. 信心评价
【答案】B
【解析】内隐联想测验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10.下列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可以确定因果关系的是( )。
A. 自然观察法
B. 相关法
C. 实验法
D. 个案法
【答案】C
【解析】实验的根本目的在于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因为实验对无关的额外变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我们就可以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而其他的非实验方法都不能对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很可能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只能判定他们有关,但不能判定是否是因果相关。
11.速度测验的信度应以( )取得。
A. 奇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