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海南大学1106财政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答案】“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在这期间,财政工作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行稳健财政政策,保证财政收入的适度增长,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扩大内需,着力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方面,按照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方针,有保有压,保障公共支出,压缩一般开支,向“三农”、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事业倾斜,向困难地区和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其主要内容包括:

(1)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①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国债项目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使用结构,优先支持新农村建设、科教文卫、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西部大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

②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秩序,推行国家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度改革。

③完善出口退税机制,发挥关税政策作用,促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健康发展。

(2)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主要是进一步贯彻“少取、多予、放活”政策,继续保持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支出向农村倾斜政策,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三补贴”政策,支持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支持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3)支持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主要是继续落实新就业和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应提高部分困难群体的待遇,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全力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能力。

(4)促进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税收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完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企业财务和分配制度,制定并实施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5)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主要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增加扶贫开发投入,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各项财税措施。

(6)着力支持经济体制改革。

安排资金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金融体制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税收制度。

2. 试分析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及其有待完善的方面。

【答案】国债是一种财政收入形式,国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证券市场是有价证券交易的场所,政府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和偿还国债,意味着国债进入了交易过程,而在证券市场中进行的国债交易即为国债市场。国债市场按照国债交易过程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1)目前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有:

①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

我国存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两个场内市场。在交易所市场内,参与者包括除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以外的所有金融类、非金融类机构和城乡居民,以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

交易所采用自动撮合、集合竞价的交易方式,同时采用净价结算方式,为债券交易提供担保,投资者不必承担结算风险,也适用于小额交易。交易所国债市场与股票市场相联系,起着股市资金蓄水池和集散地的作用。目前的交易所国债市场是积极的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的渠道,同时也是中小企业进行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

②银行间债券市场

银行间市场的交易系统是由全国银行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两部分构成,前者为前台部门,负责办理债券交易的清算,后者为后台部门,负责办理债券的托管和结算。从交易模式来看,银行间债券市场采用无形市场、个别询价、个别清算的场外交易方式。

③柜台交易市场

柜台交易市场,是通过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和邮政储蓄网点向居民或企业发行凭证式国债。这种发行方式最大的优点是为广大居民个体投资者认购国债提供便利条件。但是,政府规定凭证式国债不能流通,可以提前兑付,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凭证式国债提前兑付需由承销机构垫付资金,财政部只在国债到期时才将本息款项拨付给承销机构,因此提前兑付的风险一直由负责承销的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部门承担。

(2)进一步完善国债市场的基本思路

①扩大银行间市场交易主体,促进银行间市场交易与交易所市场的连接。

②完善国债管理制度。

③推进市场信息建设和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法规,加强市场监管。

④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国债的托管清算制度。

⑤加快银行间市场的资信评级制度建设,帮助交易者控制信用风险。

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国债新品种和交易形式的创新。

⑦建立国债投资基金,培育专业投资队伍。

3. 试分析和评估我国当前财政收入的规模水平。

【答案】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取决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国情等多种因素,没有一种统一的和绝对的标准,也不可能有一种精确的模型来测算每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水平。一般也只能是采用同本国自身的纵向比较和同国际的横向比较的方法,

分析财政收入规模的发展趋势,作为合理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参考值,最终仍然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通过政治程序来确定。

我国改革开放前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民收入分配实行统收统支体制,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较高,最高年份曾达 (1960年),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为所以市场化

的水平,改革以后有所下降是必然的,只不过是下降的速度过快了一些。目前已经回升到接近

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我国仅就预算内财政收入的规模而言,目前仍处于偏低的水平,既低于发达国家,也还略低于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比较必须考虑目前统计口径的差异。主要是发达国家财政收入中社会保障类收入所占的比重较大,而我国的社会保障收入仍未全部纳入预算内收入统计。

分析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不能仅分析预算内的财政收入,因为还存在规模不小的预算外收入。所以,当我们从全部政府收入来分析政府收入占GDP 的比重时,则应包括预算内财政收入、预算外收人、中央政府基金收入、社会保障收入、列收列支的企业亏损补贴和制度外收入等。如果按我国当前全部政府收入占GDP 的比重来估算,实际上已经接近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收入规模的水平,也接近财政收入规模比较低的发达国家如美国的水平,已经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当前的财政收入规模虽然仍存在继续提高的余地,但继续提高的空间已经不大。

4. 试分析内外平衡与财政一货币政策的配合。

【答案】内部平衡是指国内的总有效需求正好等于充分就业下的总供给。外部平衡是指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净流出等于贸易出超时的均衡状态。

假定国民收入水平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决定,也就是说,国民收入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函数; 以g 代表财政盈余的数量,用i 代表利率,则:

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是财政盈余的减函

由于国民收入是财政盈余和利率的减函数,因此,

该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各种组合。如果某一点在

能出现。

如果以B 代表国际收支余额; 以E 代表出口净额; 以F 代表资本外流,则:

B=E-F=E(Y )一F (i )

一般来说,出口净额是国民收入的减函

数资本外流是利率的减函

因此,BB' 曲线表示外部平衡的财政一货币政策的各种组合,也是一条向右下方

倾斜的曲线,且比YY' 曲线更陡。在BB 线的右上方,表明国际收支存在盈余,在BB' 曲线的左下

是否还要继续上升,或者说什么水平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合理水平,这是我国当前需要思考和,也是利率的减函

数曲线的斜率一定是负值,即曲线上的任何一点,表示在充分就业水平下的财政一货币政策的

的左下方,表示利率太低,或者财政支出太多,因此经济会出现膨胀现象; 相反,如果某一点在该曲线的右上方,表示利率太高,或者财政支出太少,经济萎缩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