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7公共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管理法规
【答案】行政管理法规,简称行政法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具有行政法规范性的文件的总称。行政管理法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自主性行政管理法规,主要对法律或行政法规未规定的事项加以规定。例如,有些国家的宪法还规定政府在重大自然灾害、社会动乱或战争期间可以制定紧急命令以应付事变,其时效等同于法律。
②执行性行政法规,主要指为执行法律或行政上级行政法规而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通常表现为制定实施细则。
③补充性行政管理法规,主要指用以补充现行法律或行政法规而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三种情况都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2. 申报财产
【答案】申报财产是指法定范围内的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定的期限和方式向有关机关如实申报其财产状况及变化情况,并接受有关机关监督检查的法律制度。申报财产是正确处理公务人员公私利益关系的前提,也是贯彻行政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措施; 对于约束和规范公务员的行为,反腐倡廉,树立政府和公务员的良好形象有重要作用。在行政实践中,各国都将申报财产作为贯彻行政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措施。行政伦理法典对于申报的对象、种类、时限、名称、程序、审查和处罚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3. 转移性支出
【答案】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无偿地、单方面的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其他经济实体或个人所形成的支出,如补助性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等。这类支出的共同点是财政付出了资金,却不能得到直接的补偿,不存在等价交换问题。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分配活动,直接影响社会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社会资源配置。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
4. 集权制
【答案】集权制,又称独立制或完整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服从和严格受控地位,其行政行为基本上取决于上级指令的一种组织体制。
①优点是:集权制指挥坚强有力,计划统筹兼顾,同时有利于严明行政纪律,也有助于大型公共建设项日和综合性社会事务的管理:
②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不仅会使下级意志消沉,而且一旦权力的行使出现重大失误,就可能严重损害行政组织的社会目的,并抑制组织的持续效绩。
5. 公共财政收入
【答案】公共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自家庭、企业所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总和。包括税收收入、公债收入、收费收入、国有企业收入、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通常公共财政收入按其形式可分为税收和其他收入两大类。这种分类的优点是突出了财政收入中的主体收入,即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占有的税收,而其他收入总量相对虽少,却体现了不同的分配关系。
6. 权力操纵
【答案】权力操纵是指行政主体隐瞒自身意图,通过心理活动、物质利益施加影响,使权力客体自愿按照主体意愿行事的手段。权力操纵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其“隐秘性”。主要通过心理活动、物质利益施加影响,对受影响的人采取限制信息供应、进行信息误导或蒙蔽性宣传等手段,隐瞒或部分隐瞒事实真相及行动目的迫使他自愿做这件事情。
7. 行政诉讼
【答案】行政诉讼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以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为由,请求有关国家机关撤销或变更该行政行为; 有关国家机关在双方当事人等参加下,按照法定程序予以裁判的诉讼活动及其制度。行政诉讼有如下特征:
①行政诉讼所要审理的是行政案件;
②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方式进行的一种司法活动;
③行政诉讼是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以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④行政诉讼是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
⑤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具有恒定性。通过行政诉讼可以达到、监督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目的。中国目前行政诉讼特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配合下,依照法定方式和程序裁判行政案件的全部活动及其制度。
8. 权力控制
【答案】权力控制是指行政主体凭借结构权力和制度权力资源,要求权力客体依自身愿望行事的手段。通常这种手段是以行政法规、命令、指示、规定、章程、要求等形式,按照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明示的。控制手段多用于让行政客体按照主体给定方式行动的情况下,是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所普遍采用的方式,较适合程序性的事务管理。在行政主体采用控制手段持续存在的状态下,久而久之,行政客体受控的行为方式就会变成自动的行为方式。
9. 职前培训
【答案】职前培训,又称入门训练,是指公务员经考试被录用后,在正式工作之前接受的就业培训。开展职前培训原因在于,初任者原来在学校接受的普通或高等教育,其性质和内容与实
际公务工作的相关程度不强,而要按照一定的公务程序从事好公务活动,就需在任职以前对职务的业务情况有所了解,需要由具有丰富行政经验、熟悉这些公务工作的人员,向其传授职位上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以尽快地适应工作。
10.行政傲慢
【答案】行政傲慢是指山行政职能扩展、行政权力独大而导致的行政部门自高自大、目空一切,对立法、司法部门乃至民意蔑视的现象。在现实中,行政傲慢表现为行政当局对民意的忽视和对司法与立法权力的强占与干预。行政傲慢会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使政府的存在充满了合法性危机。
二、简述题
11.简述西方国家依法行政的社会基础。
【答案】资本主义的经济原理和市场经济的实践是依法行政的广泛的社会基础。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生产方一式有着与封建社会完全不同的经济规律。受经济规律的支配,资本主义经济又有着以往全然不同的特性以及与之相1致的法则和诉求。资本主义经济特性与依法行政的内在联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财产私有制。财产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基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崇和鼓励个人谋求自我利益的动机和活动。这种动机和活动可以通过个人资金的积累达成社会财富的总量增值,促进和扩大再生产。只有国家(政府)才可与人民产生公法意义上的上下统属关系,进而产生事实上容易发生却难以纠正的侵权行为,危及私有财产制度。这就必然要求规范和限制政府的行为,即依法行政。
(2)市场竞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动力的外在的压力就是市场竞争,竞争必是激烈的、残酷的,比以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为根本的法则。为了获得竞争胜利或竞争优势,每个人都必须奋发向上,从而不仅达到财货分配的目的,而且达到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也是强调子安秩序地,因为:
①如果竞争过于严酷、残忍,或者社会财富过于偏聚,一定会引发社会动荡和冲突,这就必须适时、适地、适事意志豪强、拯救无业者。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福利国家”政策,就是典型的表现形式。
②如果不正当竞争,即以不正当的方法损害他人或社会公众利益,谋取暴利,其中尤以权钱交易,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避讳引起公愤同样会引发社会动荡和冲突。为此,就必须制定社会普遍遵从的“游戏规则”。比如,公平竞争、等价交换、第三者权威仲裁的那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是一切规则的总纲。
(3)管理理性化。资本主义经济为尽可能低的成本赚取尽可能高的利润,必然要强调手段和目标的合理化,强调效率,强调管理的科学化。这反映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必然要求规范、约束、制裁企业和个人的各类法律、法规、法令确切严谨,而不能仅凭借原则裁处。这就要求政府以理性的态度而不是感性意识实施公共行政管理,即依法行政。从法理上说,国家在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