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知觉? 什么是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都有些什么证据。
【答案】(1)知觉的含义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它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进行整合
后的反映。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以及知觉的恒常性。
(2)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的含义
①直接知觉论认为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它的主要观点是人们的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并不是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
②间接知觉理论认为刺激本身的信总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和不能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的,所以个体必须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刺激信息作出推断、评价和解释,才能实现对刺激的真正知觉。
(3)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间的争论常被描述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之间的对立。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而自上而下加工则指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林塞和诺曼将自下而上加工称为数据驱动加工,而将自上而下加工称为概念驱动加工。直接知觉论只讲究自下而上加工,而间接知觉论则讲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相结合,即刺激信息和内部经验的匹配。
②联系:自上而下(间接知觉)和自下而上(直接知觉)的加工同时并存于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并不存在纯粹的直接知觉或纯粹的间接知觉,所有知觉都是直接和间接的一体两面的过程。
(4)二者的实验证据
①证明知觉直接性的实验,通常使用婴儿、刚出生的动物,或者某些由于生理、生活环境缺陷无法习得某一方面经验的特殊人群作为被试,以期消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研究便是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
②间接知觉的证据有不可能图形、特殊的三维图形和错觉图等。
2. 消失文本范式的实验逻辑及操作程序。
【答案】消失文本范式是由Rayner 和Liversedge 等人(2003)提出的。
(1)范式的操作程序
,之后所注视的单词就会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读者正在注视的单词呈现某一时间(如60ms )
消失。如果读者注视点转移到另外一个单词时,这个单词又会呈现。同样地,当另外一个单词呈
,之后所注视的单词又会消失。依次类推。 现某一时间(如60ms )
(2)范式的实验逻辑
通过对不同消失时间条件下的眼动指标与正常阅读条件下的眼动指标相比较,可以得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视觉刺激的获得和在阅读过程中信急的提取时间。
3. 比较快速启动范式与边界范式的特点。
【答案】(1)快速启动范式
Serene 和Rayners (1992)为了研究阅读任务中启动时间的进程而设计出快速启动范式(fast priming paradigm )。在该范式中,句子中的目标刺激位置前设有边界,该边界只在实验程序中设定,不在屏幕上呈现。在读者的眼跳越过边界之前,目标刺激位置起初是一个掩蔽刺激; 当读者的眼跳越过该边界时,启动刺激代替掩蔽,但呈现的时间很短暂,之后目标刺激代替启动刺激。
(2)边界范式
边界范式是Rayner (1975)为研究阅读过程中,中央凹视觉区域外的信息线索对阅读的影响而设计的,可以很精确地考察阅读过程中注视点右侧获取信息的范围、类型和副中央凹处信息加工情况。
(3)快速启动范式与边界范式的关系
①相同点。两者都设置不可见的边界。
②不同点。在边界范式中,只有目标刺激替代预视刺激; 在快速启动范式中,启动刺激先替代首先呈现的掩蔽刺激,之后启动刺激又被目标刺激替代,因此目标刺激位置处刺激变化的次数史多和更复杂。因此,也更有利于实验者进行操纵和开展研究。
4. Searle 的中文屋思想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Searle 是以研究意识著称的美国语言哲学家,他的中文屋思想实验说明,即使通过Turing 检验也不一定说明计算机能思维。
(1)J R Searle于1980年在他发表的著名文章《心理,脑与程序》中把人工智能分为“强”的和“弱”的两种。根据弱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计算机在研究心灵方面的主要价值是提供了十分得力的工具。但是,根据强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计算机不仅是研究心灵的工具,而且具备恰当程序的计算机本身就是心灵,此时,计算机实际上就有了理解力以及其他的认识状态。在强人工智能里,由于输入了程序的计算机具有认识状态,因此,程序不仅仅只是测试心理学解释的工具,程序本身就是解释。Searle 以他描绘的中文屋思想实验赞成弱的人工智能,而向强人工智能提出挑战。
(2)中文屋剧情的思想实验是:设想你就是剧情中的主要角色。你一个人被锁在一间屋子里,经过门上的一道缝隙你得到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两个汉字。你不懂汉字,因此看起来这两个汉字像是复杂的天书。在屋子里有一堆写着汉字的卡片。你也有一些用英语(你懂英语)写的说明书,告诉你怎样把从门缝得到的符号去匹配屋子里已有卡片上的符号(指汉字)。你是根据英语说明书所描绘的独特的模式与形状去进行匹配的,然后你把正确的符号卡片从一堆卡片中挑出来,
从门缝扔出门外。这样的过程一次又一次地不断重复,逐渐地你正确挑选符号的过程也就会进行得相当快。
(3)用人工智能的语言来描述,屋子外面的人(他把中文符号输入屋子里)是计算机的使用者,你则是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输入屋子里的中文符号是问题,由屋子里扔出来的符号是答案,英语说明书就是计算机程序。对计算机的使用者(他是懂汉字的中国人)来说,你似乎能理解中文,因为你给出的答案是恰当的。实际上,你给出的答案同一个懂汉字的中国人给出的答案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如果你想象你自己在剧情中,你就会清楚地了解,你并不懂汉字。你所做的一切只是遵循英语说明的某些规则行事。
Searle 认为在Turing 检验中训算机使用人的语言作出反应的能力并不足以证明计算机能(4)
理解。Turing 检验是行为主义与操作主义性质的检验,它只注意最后的结果,而不涉及思维的过程。
5. 视锐度有哪些测量方法?
【答案】眼睛的空间辨别能力即视锐度表现为觉察目标刺激的存在以及辨别物体细节的准确性。因视锐度有许多种类,测量视锐度的方法也有多种。
(1)觉察
觉察即发现对象的存在。在暗背景上觉察明亮的物体主要决定于物体的亮度; 在明亮背景上觉察暗物体,主要取决于视网膜上刺激物的投影与其周围的亮度差别。
(2)定位、解像与识别
①定位
定位是觉察两根线是否连续或彼此有些错位的能力。错位的数量可以变化,当观察者看不出错位时,实际错位的大小便是对定位视锐度的测量。
②解像
解像是知觉某一模式具体元素之间分离的能力。
③识别
医院的视力表就是一种识别任务。
a. “E ”型视力表
在临床医学上用下列公式来计算视力:
,D 是视觉能分辨的视标细节单位(式中V 为视力,D' 是标准观察距离(6m )“E ”字的开口)
与眼睛成1' 视角时所在的距离。
“E ”型视力表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是视标增进率不均匀; 其次是视力统计困难,视力增减时不能以视力差来表示。
b. 对数视力表
缪天荣提出了5分制对数视力表,该视力表也以1' 视角为标准视力。相邻的两行视标大小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