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应用心理学617心理学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举例说明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答案】在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的情形称为实验性分离。
Warrington 和Weiskrantz (1970)的实验研究了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让4位遗忘症病人与16位控制组病人(无脑损伤)学习字单,然后进行4种记忆测验:自由回忆与再认,模糊字辨认与词干补笔。
遗忘症病人在自由回忆与再认的测验中都比控制组差。但在其余两项测验中,遗忘症病人与控制组的成绩一样好(词干补笔中控制组稍优于病人,但差异不显著)。换句话说,遗忘症病人也能保持词语信息,但是这种保持要在特定的测验中才能表现出来。
2. 怎样研究记忆中的抑制过程?
【答案】记忆过程中的抑制会导致信息的遗忘。在此研究领域中应用最广的两个范式是定向遗忘和提取诱发遗忘。
(1)定向遗忘
定向遗忘也称有意遗忘,是指遗忘的有意性和指向性,是一种有效控制意识内容的方法。定向遗忘的研究范式有两种:单字方式和字表方式。
①单字方式
先呈现一个项目,被试按照实验任务要求对之进行编码加工,间隔一定时间之后出现指示语,告诉被试这个项目是需要记住的还是需要遗忘的,一定间隔之后呈现下一个项目。
②字表方式
,两部分材料字表方式的实验过程:将一组学习材料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
分别呈现。有两种实验条件:
a.R (remember )实验条件,指示被试对前半部分材料(记忆项)和后半部分材料(记忆项)都进行记忆;
b.F (forget )实验条件,指示被试对前半部分材料(遗忘项)进行遗忘,而对后半部分材料(记忆项)进行记忆呈现完毕后,让被试按照要求对所有项目进行自由回忆。
(1)提取诱发遗忘
提取诱发遗忘现象由Anderson 等人首先提出,是指回忆部分记忆材料时往往会使得相关记忆材料的回忆量降低。提取诱发遗忘的一般范式为:
①学习阶段
安排被试学习类词对,以; 类别名称一一样例”的形式呈现,如“fruit-apple ”等。
②提取练习
a. 从全部类别中选择出一半,再从这些类别所组成的“类别名称一一样例”词对中各选择出一半用做线索提取,形式仍然是向被试呈现词对,但其中的样例单词只给出前而的两个字母,如“fruit-ap ”等。要求被试根据这些线索回忆出完整的样例单词。
b. 通过这项实验安排,所有学习材料可被分成三大类:
第一,做过提取练习的词对,记为Rp+;
第二,与Rp+属于相同类别但样例未做过提取练习的词对,记为Rp ;
第三,类别与样例都没有做过提取的词对,记为Nrp 。
③干扰阶段
相关材料(与所欲提取的项目属于同一类别的词对)会对所要提取的材料产生暂时的干扰。 ④回忆测验
给出全部类别名称,要求被试回忆出在学习阶段见到的所有样例单词。
3. ERP 技术在注意领域内有哪些应用?
【答案】ERP 即事件相关电位,指在时间上与事件相联系的电位,是注意的电生理学研究的重要因变量。ERP 技术在注意领域内的应用有:
(1)注意分散任务的研究。注意分散任务是一种使各种刺激竞争注意资源,从而使注意发生分散的任务。研究表明,对目标刺激的注意,提高了ERP 在P200到P300的振幅。这意味着大振幅事件相关电位的P200成分与注意分散任务有关。
(2)不随意注意的研究。朝向反应是不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是指由新异的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一些研究者通过对ERP 的研究发现,一个常出现在大脑额区或额中央区的ERP 成分—不匹配负波与朝向反应密切相关。
(3)有关早期选择理论的研究。电生理学测量对于寻找选择位点是很方便的,因为它提供了对刺激和反应之间加工过程的连续测量,研究者可以准确判断受注意和不受注意的刺激所对应的ERP 在什么阶段开始产生差异。ERP 实验的发现为早期选择理论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4. 对额外变量的控制技术主要有哪些? 它们真的可以消除实验中的所有误差吗? 为什么?
【答案】(1)额外变量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
①排除法。即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的一种控制方法。如双盲法。
②恒定法。旨在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的一种控制方法。
③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
④随机化法。即把被试随机地分派到各处理组中去的一种实验技术。
⑤抵消平衡法。即采用某些综合平衡的方法,使额外变量的效果互相抵消,达到控制额外变量目的的一种实验技术。
⑥统计控制法。属于实验后控制技术,即在实验完成后通过一定的统计技术来事后避免实验
中额外变量的干扰的控制方法。
(2)它们不能消除实验中所有误差,主要是因为:
①因为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它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只能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不断减少误差,来使测量值不断接近真实值。
②测量值的获得受到测量者、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以及测量环境三个因素的影响,因此,误差只能不断减小,但是无法完全消除。
③比如,最简单的长度测量,人们所使用的量具的测量范围会影响人们获得的测量值。当人们采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量具时,人们所获得的测量值可以精确地到1毫米,而当人们采用更精确的最小刻度为0.1毫米的量具时,人们所获得的测量值则可以精确地到0.1毫米。对于复杂的心理现象的测量就更是如此了。与物理学实验一样,心理学在不断接近理想实验的过程中,去推断理想实验的结论。
5. 为什么要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
【答案】操作定义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Bridgman ,1972)提出的,他主张一个概念应由测定它的程序来下定义。在心理学上,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所下的定义称做操作定义。对自变量采用操作性定义的理由如下:
(1)现实问题的需要
①在现实实验中,有些概念是非常含糊的。如果不对它们进行明确的定义,那么不但这些实验本身难以进行,而且实验的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实验结果也难以比较,因为不同的研究者对所研究概念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
②如人们研究疲劳对识记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疲劳程度就是自变量,但问题是虽然疲劳这个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概念,但是在实验中人们对它进行量化地操作却是件难事,因为它没有一个共同的起点和尺度。
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采用明确、统一、可以量化的术语对自变量进行严格的规定,这就是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的过程。
(2)操作定义特有的的优点
操作性定义的优点主要包括:
①减少了一门学科中所使用的概念数,便于不同研究者之间进行沟通;
②操作定义提高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可重复性;
③不同的实验者如果都采用一个有相同操作定义的自变量进行实验。那么他们的结果就有可比性;
④操作定义明确了自变量的内涵,同时也往往指出了自变量操纵的方法。
6. 区分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证据有哪些?
【答案】1974年Simon 指出,以组块为单位的短时记忆容量并不恒定,因而应该同时考虑用于背诵更长音节的额外时间。后来,Zhang 和Simon 接受了Baddeley 的发音回路概念,但假定2s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