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非正式组织是组织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己成为管理学的热点问题之一。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这一概念的形成和问题的提出,是管理学由静态的研究转向动态研究的一大进步,即从研究静止的科层管理职能到研究动态的情感、情绪、人际交流等。大量研究表明,非正式组织在各行各业、各级各类的社会组织中普遍存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机能。学校作为一个社会人群集合体,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组织。特别是在青年教师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表现十分普遍和突出。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学青年教师非正式组织的分析和研究,提醒学校领导者重视并正确对待青年教师中的非正式组织,认识和掌握其规律、特点,从而能够正确引导青年教师非正式组织的发展,利用和发挥其积极作用,化解和消除其消极作用,使其与学校正式组织能够和谐相融、协调一致,促进学校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中学青年教师非正式组织的存在状态、特点以及形成原因。中学青年教师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非正式组织,如学习型、体育型、第二职业型、电脑型、娱乐型等等。这些青年教师非正式组织有如下特点:情感密切;内聚力强;消息灵通;有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构成上具有不确定性;类型增多;活动内容交叉并呈综合发展趋势;仰慕时尚、引领 时代潮流等。中学青年教师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原因主要有:追逐时尚;共同的理想追求;利害一致,共同的兴趣爱好;社会交往的需求;空间距离接近;自我确认的需要等等。 第二部分探讨了中学青年教师非正式组织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其正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够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有利于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重友情,乐以助人;消除学校对个人的忽略感;通过青年教师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思想交流,可以减少由于误会而造成的隔阂,促进学校的工作等等,但其负面影 响也是不可低估的:青年教师非正式组织容易与学校产生对立情绪;易重关系,轻原则,造成混乱和不公平;能使非正式组织成员发生角色混乱,无所适从;青年教师非正式组织具有排他性,易造成不团结局面;非正式组织青年教师还容易传播小道消息,搬弄是非;中学青年教师非正式组织还会无形地约束其成员的行为,影响其特长的发挥等。 第三部分首先指出了,学校管理者要从理论上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更新传统观念。不能笼统地把中学青年教师非正式组级成员的自然接近视为“宗派主义”,也不能简单地把非正式组织领袖人物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指责为“个人野心”或者“出风头”。其次,指出了要在实践上采取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科学地引导中学青年教师非正式组织:要协调好学校目标与非正式组织青年教师 的兴趣和追求;强化非正式组织成员的积极行为,抑制其消极行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善于给青年教师们提供施展聪明才智的机会;充分开发非正式组织青年教师追求上进的潜能;善于调整青年教师非正式组织的外部环境;还要做好青年教师非正式组织领导者的引导工作,加强对这些核心人物的教育培养,是实现非正式组织控制与诱导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