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学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引致退休效应

【答案】当退休决策和储蓄决策被同时做出,一些外生变量能够通过改变退休来影响储蓄。相对于没有受保障的人,受到制度保障的人具有更早退休的激励(更倾向于提前退休),而提前退休会导致预期退休时间的延长,这就需要在退休之前积累更多的储蓄。这种现象,被费尔德斯坦称为“引致退休效应”。

2. 相对贫困

【答案】相对贫困是建立在将贫困者的生活水平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低生活水平对比上的,是指比社会成员平均生活水平低的生活状态。现代社会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应该不仅包括绝对贫困的个人、家庭和群体,还包括生活水平没有达到根据社会一般生活水平或平均生活水平确定的最低生活标准的家庭和个人,即相对贫困的家庭和个人。所以,最低生活保障本身的再分配效应会口益增强,除了解救贫困之外,也将成为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3. 福利性

【答案】福利性是社会保障的主要特性之一,是指相对于社会成员个人而言,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要小于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收入。换言之,凡所得大于所费即具有了福利性。社会保障的福利性特征,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交易成本低于所获得的保障待遇,具体表现在:①社会保障事业都以非营利为基本目的,它的指导思想是以造福于所有社会成员为前提; ②资金来源中包括大量公共财政补贴,公共财政来自社会税收,通过直接投入和转移支付,保证了社会成员享有社会保障相关福利权利的实现; ③社会保障中个人的负担相对较轻,不少项目是减免费用的,特别是弱势群体从社会保障中获益最多,而负担则最少; ④福利性服务较广泛,除福利性津贴等之外,福利性服务也包括在诸如医疗护理、伤残重建、工伤康复、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老年照顾等中; ⑤社会保障中对特殊群体的福利安排非常全面。

4. 法律援助

【答案】法律援助又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是指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上,对因经济困难及其他因素导致的难以通过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手段保障自身基本权利的社会弱者,通过减免法律服务费用,提供法律帮助等手段,实现其司法权益的一项法律保障。

5. 社会福利

【答案】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促进人类幸福、疗救社会病态的规范的社会行为。狭义的社会

福利制度仅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各种福利服务,它在社会生活中是补缺性的,涉及的是传统社会工作的内容,宗教和慈善机构、邻里和社区等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广义的社会福利制度则包括医疗服务、教育、住房福利以及社会工作服务和对个人的社会服务等。

6. 农村扶贫

【答案】农村扶贫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①广义的农村扶贫是指一切以使农村中的贫困户摆脱贫困为目的的社会救助项目,开发式扶贫两种。

②狭义的农村扶贫仅指开发式扶贫,即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其通过生产经营劳动而摆脱贫困的社会救助项目。基本上包括救济式扶贫和从政策、思想、资金、物质。

7. 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

【答案】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解释与比较如下:

(1)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解释

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欧洲国家一般称之为职业年金,美国称之为“私人养老金计划”。它一般被定义为:“在国家有关法规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的旨在为其职工提供一定程度补充性退休收入保障的保险计划”。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营运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收入补偿制度。

(2)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比较

企业年金不同于公共开支项目下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计划。其区别在于: ①企业年金一般由企业(雇主)创立,或是集体谈判的结果,政府一般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并予以监管,但是政府很少参与计划的设立; 而养老保险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统一建立的;

②企业年金管理成本相对较低,收益和贡献较为对称,缴款一般不被人们视为一种试图逃避的税赋; 养老保险基金因资金庞大,管理成本较大;

③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一般较基本养老保险金要小,并且实施对象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收入分配方面一般向高收入群体倾斜;

④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不稳定并且在不同的投资计划下收益率差距悬殊;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坚持安全性、收益性的原则,投资收益率相比较为稳定;

⑤不同企业设立的企业年金的内容和形式各异,企业年金积累额的可流动性、转移性较差,较之于养老保险,其公平性与效率性较差。

8. 公平

【答案】公平,即公正、平等,指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多个方面。

对社会保障制度而言,不但要实现社会成员享有社会保障机会和权利的公平,而且要达到主体各方的负担公平; 不仅要确保起点公平,而且要努力维护过程公平,力求接近结果公平或者努力缩小结果的不公平。

二、简答题

9. 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了哪些社会保险法令,其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有何意义?

【答案】(1)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了:1883年《职工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工伤社会保险法》、1889年《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三部法律。

(2)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的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意义有:

①德国颁布的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由此产生。社会保险制度首先产生于德国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②德国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的颁布对世界其他各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其他各国执政者将建立新的安全机制与保障机制提到重要位置来考虑,从而促使能够适应下业补会需要的各种社会保险制度成为新的政策选择。

③德国社会保险法的一些规定与模式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影响深远。

10.社会保障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案】(1)影响社会保障阶段划分的标志

①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它是决定该时期社会保障实践活动的关键性因素。

②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它是决定该时期举办社会保障项目或内容的社会基础。

③政府介入的程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一个分水岭。

④社会保障实践的出发点与基本目标。这是衡量社会保障发达状态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⑤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障实践的具体内容。它是衡量社会保障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的客观标志。

(2)以政府介入程度划分社会保障的发展阶段

以政府介入的程度或制度化作为依据,则社会保障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发展实践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大的阶段:

①慈善事业时代或前社会保障阶段;

②济贫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③现代社会保障阶段,它又可以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阶段、发展阶段与成熟阶段。

(3)以社会保障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内容为依据,也可以划分为以下三大发展阶段: ①社会救助型发展阶段;

②社会保险型发展阶段;

③社会福利型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