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全民性福利

【答案】全民性福利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福利资源分配的过程之中,不论贫富,皆有资格享受福利服务。此模式的特点是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来享受社会福利服务; 其最大缺点是容易造成国家财政负担,阻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2. 残疾人福利

【答案】残疾人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提供基本的物质帮助,并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康复、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权益保障,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按残疾人福利的领域来划分,一般包括残疾人生活保障、残疾预防、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教育、残疾人文化和社会环境。按残疾人福利提供的方式来划分,残疾人福利通常包括残疾人福利制度和残疾人福利服务。

3. 工伤预防

【答案】工伤预防是指事先防范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隐患,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劳动者健康的、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环境中的健康与安全。工伤预防工作注重在生产工作全过程中对工伤事故、职业病的防范和降低其发生率,注重对己经发生的工伤事故、职业病加以总结和科学研究、分析。工伤预防与工伤保险之间存在着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

4. 社会保险社会统筹

【答案】社会保险社会统筹是指社会统筹基金收入和支出的社会统筹。社会统筹基金收入指根据国家规定,由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的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以及通过其他方式取得的形成基金来源的收入,包括:单位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收入、则政补贴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收入。社会统筹基金支出指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给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休、退体、退职人员个人的养老金、丧葬抚恤补助,以及由于保险关系转移、上下级之间调剂资金等原因而发生的支出。包括:基础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补贴、丧葬抚恤补助等。

5. 再就业工程

【答案】再就业工程是指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就业服务手段,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扶安置就业相结合,重点帮助失

业6个月以上的职工和生活困难的企业富余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针对企业下岗和失业人员大量增加的状况,政府从1995年推出了再就业工程。具体做法是:利用各种服务机构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信息,在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牵线搭桥; 组织职业指导,开展转业训练,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能力; 通过给予优惠政策等。

6. 企业年金

【答案】企业年金又称职业年金,它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需要和经济实力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员工提供一定水平的退休收入保障的员工福利制度,实质上是对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种补充。

7. 失业保险

【答案】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非因本人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入的劳动者,提供限定时期的物质帮助以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它对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促进再就业、弱化失业负效应、稳定社会秩序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失业保险制度正朝着“就业导向型”发展。

8. 储蓄医疗保障

【答案】储蓄医疗保障也称为强制储蓄医疗保险制度,是通过立法强制劳资双方或劳动者建立医疗保健储蓄账户(即个人账户)并用以支付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这种模式下的医疗保障,所筹集的医疗基金既不是强制性纳税,也不是强制性缴纳保险费,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纵向”筹资,是基于自我负责精神建立的一种制度。

二、简答题

9. 职业福利与社会福利有哪些显著区别?

【答案】职业福利与社会福利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区别:

(1)含义不同

职业福利是指行业或单位为满足职工物质文化生活,保证职工及其家属的一定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工资收入以外的津贴,设施和服务的社会福利项目。

社会福利是政府与社会通过各种福利服务、福利企业、福利津贴等形式,对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使其生活状况小断得到改善的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

(2)服务对象不同

职业福利又称职工福利、集体福利、职工生活福利等,其福利服务的对象为职工及其家属; 社会福利面向全体国民。

(3)实施主体不同

职业福利的服务实施主体是行业或单位; 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是政府。

(4)内容不同

职业福利是保证职工及其家属的一定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工资收入以外的津贴、设施和服务的社会福利项目; 而社会福利内容广泛(如国民教育福利、住宅福利、职业福利及社会化的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残疾人福利等),层次众多。

(5)目的不同

职业福利的目的是吸引和留住、培养、激励人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是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 社会福利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为目的,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一种手段。

10.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有几种方式?

【答案】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方式最基本的有三种,即货币支付、实物支付和服务支付。

(1)货币支付

社会保障基金基本上以货币形式筹集,同时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领取者有较大的自由支配空问,所以,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方式大部分采取货币形式。如养老保险金、工伤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生育保险金等社会保险均采用货币形式支付,医疗保险待遇虽然以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提供,但实际上仍然是货币形式结算; 社会救助给付也是以货币支付形式为主。

(2)实物支付

实物支付是指政府直接为社会成员提供特定物资的一种社会保障给付方式,这种给付方式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军人保障制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采用,我国的灾害救助中也常见实物救助(提供食物、衣被等)的方式。

(3)服务支付

服务支付是指通过为有需要的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及服务设施而实现保障目的一种社会保障给付方式,如医疗保险中的身体检查、疗养基地和康复基地的建立,以及敬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和各种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的兴建,都属于服务及服务设施支付。

1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理论界定的差异?

【答案】(1)出现差异的原因

由于社会保障要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乃至伦理道德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具体国情的差异又使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中出现很大差异,对社会保障的认识和理论界定也就很自然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当代世界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的不统一,也可以视为国情差异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多样化的客观反映。

(2)差异的表现

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的差异存在于一国之内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学者之间。各国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是不统一的,这是因为社会保障一直处于发展之中,而研究者亦有自己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研究视角,因此要想有一个全球统一的社会保障理论界定,就像要有一个全球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样,在长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