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844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述题
1. 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
【答案】国家预算的原则是指国家在选择顶算形式和编制顶算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迄今为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国家预算原则主要有下述五条:
(1)公开性。由于国家预算反映政府的则政收支活动,与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国家预算以及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之于众,让纳税人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并置于纳税人的监督之下。
(2)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依据充分真实的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以免出现因收入数不落实而支出无法执行,或者人为地缩小支出预算,致使实际上无法执行而需要临时追加支出等情况。可靠性原则要求在国家预算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和预测各种经济因素的变化,使编制的预算具有可执行性。
(3)完整性。国家预算所列示的各项收入和支出项目和数额,应当包括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项目和金额。对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完整性原则对保证国家预算资金不被截留、挪用和贪污有重要作用。
(4)统一性。这是指无论是中央政府预算,还是地力政府预算,都必须纳入国家预算。对各级政府预算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日径、程序进行计算。
(5)年度性。指国家预算必须按预算年度来编制,预算年度(财政年度)是指由国家确定的某一公历日期为年度的起始和终结时间,从而形成国家预算的活动周期。
2. 简述行政效率传统研究模式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答案】(1)行政效率传统研究模式的特点
①基本遵循管理学的效率研究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理论和原则;
②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经验式调查;
③以效率为中心的研究。
(2)行政效率传统研究模式的局限性
①基本沿用管理学效率研究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忽视了公共部门的公共特性及行政效率研究的特点和特殊要求;
②多采用综合研究模式,在阐述行政效率的定义、类型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专注焦点是影响效率的因素和提高效率的途径,包括良好的组织、有效的领导、科学的决策、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合理的分工和科学的工作程序等。这样,行政效率研究实际上成为行政管理的综合研究,结论多是一些普遍原则,既没有充分体现出效率这一主题,又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 现代法治行政的特征。
【答案】现代法治行政是进取的、有为的、发展的行政,是法治主义与灵活适应相统一的行政,是维护法制制度与推动社会进步相一致的行政,是运用法律原则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行政。现代法治行政的主要特征如下:
(1)现代法治行政与民主自由相互促进。现代国家是法制的国家,也是民主自由的国家。民主自由应以法治行政为界限,法治行政则是为了保障和扩大民主自由。因此法制与民主自由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现代法治行政是民主自由基础上的行政,现代民主自由则是遵从法治行政的民主自由。
(2)现代法治行政是积极主动的行政。现代行政则享有较多的立法创议权、行政立法权、行政司法权以及较为广泛的行政裁量权,现代法治行政是“法律规范行政”与“法律适应行政”相统一的一种行政观念、行政制度和行政行为。主动施为和积极进取是现代法治行政的一大特征,这种特征集中反映了现代法治行政的主动精神。
(3)现代法治行政包括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国家法律现象和行政现象。其集中反映了政府行政职能的扩展和对社会生活干预力的增强。现代法治行政包括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意味着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必须有法律依据或不抵触法律的规定,即同样应当“依法行政”。
(4)现代法治行政包容行政裁量。由于现代社会十分复杂和发展变化节奏明显加快,裁量权对政府有效施为是必不可少的。现代法治行政强调,即使是行政裁量,也必须遵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精神和原则,即在法制的基础上进行行政裁量。在不抵触法制原则的条件下,法治行政充分肯定和发挥行政裁量的作用。
4. “政府失灵”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案】(1)公共政策失效
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公共决策失误或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公共决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困难以及现有公共决策体制和方式的缺陷。具体表现在:
①社会实际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公共政策追求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
②即使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大家利益比较一致的情况,但现有的各种公共决策体制及方式(投票规则)因其各自的缺陷也难以达到最优化或理想的政策;
③信息的不完全、公共决策议程的偏差、投票人的近视效应、沉淀成本、先例等对合理决策的制约;
④政策执行上的障碍。
(2)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机构为了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将履行公共物品提供者的职能,即直接提供市场可能供给不足的公共物品。而导致公共机构提供公共物品低效率尤其是官僚机构低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公共物品的估价或评价上的困难;
②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垄断了公共物品的供给,缺乏竟争机制;
③政府机构及官员缺乏追求利润的动机;
④监督机制的缺陷。
(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布坎南认为内部性是指公共机构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公共选择学者缪勒从下列五个方面来解释内部性:
①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外在效应的消除者导致扩张;
②政府作为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导致扩张;
③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扩张;
④官僚机构的存在导致扩张;
⑤财政幻觉导致扩张。
(4)寻租及其腐败
寻租活动导致政府失败,因为它导致经济资源配置扭曲,或说它是资源无效配置的一个根源; 寻租作为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并不增加任何新产品或新财富,只不过改变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把更大一部分的国民收入装进私人腰包; 寻租导致不同政府部门官员的争权夺利,影响政府的声誉和增加廉政成本,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5. 简述新西兰修正政府与改革政府的背景及内容。
【答案】(1)新西兰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的背景
新西兰经济繁荣的基础开始动摇,经济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之中,同时财政和社会出现危机。经济事实上已经丧失了竞争力,变得毫无活力。政府不得不靠银行管制、外汇管制、出口管制、冻结物价、冻结工资等管制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2)新西兰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的主要内容
新西兰改革被称为“脱胎换骨”式的改革,其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改革经济体制:
a 改革金融和财政体制; b. 改革国有企业; c. 改革税制; d. 改革劳动政策; e. 改革外贸体制。
②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新西兰将所有的救济金、补助金合并为一种基础补助金,同时对高等教育和医疗实施部分收费政策,实行由受益者负担一部分费用的福利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和民间企业的管理方式。
③改革政府:
a. 重构中央部、局; b. 引入契约管理关系; c. 削减国家公务员,降低行政成本; d. 减少政府资产。
6. 简述罗斯福“新政”对于政府职能再认识的意义。
【答案】随着罗斯福“新政”的推行,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得到了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