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13公共管理综合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公共管理方法

【答案】新公共管理方法是指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应用于公共部门的管理,以降低公共行政成本提高公共行政效能的现代行政方法。新公共管理方法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下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在管理方法上,新公共管理明显带有企业管理的特征。

2. 保险

【答案】保险是指国家依法对因疾病、工伤、年老等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国家公务员给予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险的目的在于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保险的作用在于促使公务员安心、忠诚的为国家效力和服务。我国现阶段公务员的保险制度主要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3. 社会舆论

【答案】社会舆论是指社会中多数人针对某一问题大体一致的看法。社会舆论与资产阶级的言论、出版自由相联系,以新闻报道为主要形式,是监控政府行政行为合法性、合理性的有效力量。社会舆论对公众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压力作用和强化作两个方面。社会舆论往往会对公众个体形成强大压力,导致公众心理趋同倾向。社会舆论虽不是正式的权力,却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并对国家行为构成直接的制约。

4. 品位分类

【答案】品位分类是指以国家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资格条件为主要依据,以职务或级别高低来确定待遇的人事分类制度。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体系,其特点是把公务员分成不同的品位等级,公务员既有代表其地位高低、资格深浅、报酬多寡的官阶,又有代表其权力大小、职责轻重、任务难易的职位。品位分类的对象是人以及人格化的职务等级以及人所具有的其他资格条件。

5. 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案】行政首长负责制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制度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我国《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都明确规定我国实行首长负责制,这种制度是建

立在发挥集体作用基础之上的,是同集体领导相结合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6. 组织良心

【答案】组织良心是指行政组织的职业责任意识。组织良心的内涵是把组织视为一个需要对自身的行为和决策结果负责任的有道德的“人”。只有这样行政组织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组织。组织良心是行政组织伦理的内在保证机制,其作用在于调控行政组织对行政行为动机的选择; 监督和控制行政行为取向的变化; 并在行政行为选择已经完成的时候,督促行政组织对行为后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7. 行政执行能力

【答案】行政执行能力是指政府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国家意志、国家目标、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的能力,能力表征执行活动过程中行政执行主体顺利完成执行任务的基本素质、潜能。行政执行能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执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意志和国家目标的实现,影响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对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构成直接的影响。

8. 职前培训

【答案】职前培训,又称入门训练,是指公务员经考试被录用后,在正式工作之前接受的就业培训。开展职前培训原因在于,初任者原来在学校接受的普通或高等教育,其性质和内容与实际公务工作的相关程度不强,而要按照一定的公务程序从事好公务活动,就需在任职以前对职务的业务情况有所了解,需要由具有丰富行政经验、熟悉这些公务工作的人员,向其传授职位上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以尽快地适应工作。

9. 结构性权力

【答案】结构性权力,即组织权力,是指由于主体在组织的层级结构分工中的地位差异而产生的权力。行政组织在社会学意义上称为科层制。科层组织结构具有强有力的内部约束机制,通过层级制度安排,使每一级行政主体都拥有相应的权力,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有其适当的地位。层级越高,地位越重要,权力也就越大。行政客体对于结构性权力的服从源于行政组织自上而下的层级约束力。

10.行为激励方法

【答案】行为激励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地设置一定的条件和情境,激发人们的行为动机,使之产生某种特定的行为反应的行为科学方法。行为激励的实质在于激发人的动机,其目的在于使人产生某种行为以实现行政工作预定的目标。行为激励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最初发端十一定的需要,由需要而动机,由动机而行为。当人们通过一定的行为满足原来的需要之后,随着新的需要的出现,必然又产生新的动机,进而导致新的行为,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二、简述题

11.简述行政违法的分类

【答案】①根据具体行政行为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违法和被授权组织的行政违法。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分别确定不同行政行为主体的行政责任。其中被授权组织的行政违法,由该组织承担责任,授权的行政机关负连带责任。

②根据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作为的违法和不作为的违法。这种分类的意义有助于克服过去忽视不作为所产生的危害的现象,对于两种方式的违法都根据实际造成的危害追究责任。

③根据违反法律的内容,可以分为实体法上的违法和程序法上的违法。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实体法上的违法行为一开始就没有法律效力,而某些程序法上的违法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较轻,经采取一些补救,仍有可能发生法律效力。

④根据所侵害的客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侵害组织管理关系、经济管理关系、社会管理关系等。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更准确地把握行政违法的危害性,确定具体责任的大小。

⑤根据所侵害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害、对法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和对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侵害。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更客观、合理地认识行政违法的危害城府,更准确地确定行政责任。

12.简述政治与行政两分思想的内容。

【答案】政治与行政一分思想的提出,为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最早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思想的是行政学创始人威尔逊,其后,古德诺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阐释。政治与行政两分思想的内容如下:

(1)政府的职能可分为政治职能和行政职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已知的执行,也就是“政治”和“行政”。“政治”是国家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活动; “行政”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政治没有必要干涉行政。

(2)政府机构之间的分工不可能像政府职能分工一样明晰,因此“政治”与“行政”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达到调适。对政治和行政人们普遍的影响是二者相互分离,早期的学者并没有政治和行政事务部门和具体行政事务上可以分离的表述。其实政治行政二分的“二分”是针对政府职能这样一个前提,而在具体的行政事务部门和公共事务上政治和行政不可能完全的分离。

(3)行政更多地表现为一些事务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事务,因此行政对于效率的追求是可行的。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开篇说“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的和成功的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

(4)行政官员对于民选官员负责并执行民选官员的意志,在价值上要保持中立。行政应该以追求效率为前提,传统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理解是: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 行政官员应该而且必须保持政治上的中立。

总之,虽然政治与行政的思想受到了后来学者的质疑,但就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政治与行政不可能完全分离,所以后来在占德诺的研究中也出现了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途径,一是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一是行政的适度集权化。当然美国也走向了政治与行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