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基础之广播电视学概论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声画对位

【答案】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围绕着同一个新闻内容中心,在各自独立表现的基础上,又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表现形式。声画对位,指声音与画面不同步显现,不是给人以“看图识字,,的简单感知。“声画对位,,传播,是利用声音和画面不同步产生的信息差距,充分调动人们视听两个感知通道的“注意力”,引起声画信息叠加联想,加大感知深度,产生一加一(声加画)大于二(声画)的传播效果。这恰如两张颜色相同的玻璃纸,当它们叠加时,得到的是更深的颜色。

2. “反打,,

【答案】“反打”即反拍角度,是指一种处于前一个镜头拍摄方向的反面或反侧面的影视摄影角度。反侧面拍摄人物的角度常常产生奇妙的感觉,有利于全面介绍现场场景,同时还有助于表现主体对象的多方面和立体形态。

3. 声画合一

【答案】声画合一是指声音和画面同时指向一个具体的新闻形象的结合形式。声画同步发生、发展,视听高度统一,使画面和声音具有最高的保真性。声画合一有两种形式:①画内声画合一。这一形式主要表现为画面物象及其声音的合一。②画外声画合一。这一形式适合于报道内容严肃、节奏缓慢的新闻。

4. 党性原则

【答案】党性原则是指共产党员在党的实际活动中坚持党性必须坚持的原则,在新闻中具体表现为:站在本阶级的立场上,宣传本阶级的立场观点,遵循本阶级的路线、方针和新闻政策去报道新闻,引导舆论,形成对本阶级有利的舆论环境。这一党性原则也顺理成章地对新闻采访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

5. 电视时政会议新闻

【答案】电视时政会议新闻是指电视媒体对各种会议(会见)动态及相关内容所进行的反映报道。会议新闻涉及的报道面很宽,从党政部门的政治性会议,到各社会团体、学科门类的专业会议,以及庆祝会、追悼会等,都属它的报道范围。电视时政会议新闻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电视,在其新闻节目里进行会议报道,是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的重要渠道,是造成舆论、指导下作的必要手段。它是我国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成功的会议报道的实践表明,它是“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问题,从而使这些问题引起公众重

视”的最直接的传播形式。电视时政会议新闻的传播技巧包括:①立足新闻、寻找角度,发掘观众需要的信息; ②协调关系、沟通认识,创造良好的摄制前提; 积累素材,精心编辑,创造个性。

二、简答题

6. 新闻事业对新闻采访有哪些作用和影响?

【答案】新闻事业对新闻采访的作用和影响如下:

(1)没有新闻事业就没有新闻采访

新闻事业的首要职能在于传递信息,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必小可少的先决条件。新闻采访现在能成为新闻事业的首要环节和第一推动力,其地位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不断探索寻找自身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倘若新闻事业不以传播信息为第一职能,新闻采访的作用就无从体现。因此,新闻事业决定着新闻采访,没有前者,亦不会有后者。

(2)新闻事业孕育、发展着新闻采访

①新闻事业的性质和需要决定新闻采访的活动范围和内容新闻事业的发展使新闻采访的地域和领域日益扩大。

②新闻事业的先进程度、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新闻采访的先进性和现代性。

③新闻事业的运行机制和带头人的水平,直接关系到采访水平的发挥和技术的提高。

④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界之间的竞争,成为采访不断发展的推动力。

7. 为什么说新闻采访是人际间心理沟通的艺术?

【答案】之所以说新闻采访是人际间心理沟通的艺术,是因为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而交往是人与人心灵交流的外在体现。

(1)从新闻采访的本质看,它的社会意义就是交往,采访是记者通过各种方式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这种活动必然要融入人际交往之中。新闻工作是一种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这主要表现在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活动方式上。新闻采访是以传播为目的,自身又是传播的一种方式。新闻采访比其他任何工作都更依赖交往,它通过交往来获取信息,再借助传播媒介,以特殊的交往方式把信息传播出去。

(2)从新闻采访的特性看,新闻采访要求采访到可供报道的新闻,而这些新闻是要通过记者的交往来获得的。作为记者的社会活动,是在新闻领域内为完成新闻业务工作而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它有着明显的二重性,即:“活动内容的新闻性与活动形式的交往性。”(3)新闻交往不同于一般的人际交往

①新闻交往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要写出新闻作品。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往是围绕着记者所需的而采访对象又有的信息进行的。当记者发现采访对象没有自己所需的信息时,会适时中止这种交往。由此可见,完全是新闻采访的目的,把记者与采访对象联系到了一起。新闻采访的目的就是要寻找并弄清事实的真相,这一鲜明而特殊的目的贯穿于交往的全过程之中。

②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关系的复杂性,是其他任何交往所不能比拟的。新闻采访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记者所面对的采访对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记者与采访对象的

交往涉及的层面上。

③新闻采访中交往是平等的关系。记者处理与不同采访对象之间关系的总的原则,应当是双向平等的原则,采访活动作为一种社会交往,完全是两厢情愿,不允许一方使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逼迫另一方。不管双方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如何,在采访过程中,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采访对象的社会地位有多高,记者的地位就有多高。

(4)我们也应当看到,新闻采访的交往也是一种多变的关系,它有着较为频繁的心理活动。记者需要采访对象,需要选择、观察、了解采访对象,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打动对方,使对方谈出或提供出自己所需的情况,从而完成采访任务。同样,采访对象也需要记者,他需要记者来反映情况,表明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在记者挑选采访对象时,采访对象也不是处于完全的被动之中,他也正在挑选记者。在具体的采访中,他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记者。记者与采访对象在交往中呈现出一种双向的互动的关系。

8. 为什么说新闻采访是一种语言交流和沟通的艺术?

【答案】之所以说新闻采访是一种语言交流和沟通的艺术,是由于:

(1)新闻采访必须在人与人的交往当中进行,而人与人的交往就离不开语言。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工作,这小仅是指记者通过新闻作品的发表而与社会发生交往,更主要的是指采访过程中发生的社会交往。新闻采访实际上是做人的工作。首先,记者要写出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新闻发布会的书面材料是一个方面、一种补充,但是远远不够。

(2)谈话这种语言艺术是新闻记者接近采访目标的重要技巧,而语言往往是记者同采访对象从不相识或不熟悉逐步过渡到相识并且熟悉起来的桥梁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华东前线分社记者戴邦在采访中就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交流思想和沟通思想。

(3)新闻采访时熟悉对象,并不一定就能够获得大量材料,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用不同的方法来获取新闻事实材料从某种意义来说,新闻采访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交谈艺术。采访中的谈话与其他各种谈话的不同之处,突出地体现在它的特定目的性上,这个目的就在于要取得新闻素材。在日常生活中,领导要与群众谈话,教师要与学生谈话,医生要与病人谈话,商店营业员要与顾客谈话,但是这些谈话都与新闻采访中的谈话不同。

(4)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生动感人的事实,这就要靠记者的交流与谈话去获得交谈的形式,可以开座谈会、通电话或直接面对面个别谈话。无论哪种形式,其内容都是语言交流和沟通。为此,记者和通讯员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从他们那里获取自己没有亲身经历的新闻事实。因此,交谈在整个采访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怎样利用交谈从采访对象那里取得大量生动的新闻素材,是颇有技巧讲究的。

9.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新闻采访土作带来哪些重要影响?

【答案】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新闻采访工作带来的重要影响包括:

(1)大众传播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及科技发展水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目前,在大众传播业中,现代科技影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表现,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