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体育学院体育教学(体育硕士)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体育教学过程在时间上是具有向前进行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主要是指( )。

A. —个较长的教学过程是有一些较短的和更短的教学过程所组成的,长阶段是短阶段的连接和延续

B. 体育教学过程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中心,包括课内、课外和作息制度中体育的全部形式

C. 一堂体育课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最基本阶段,一个专题单元可以说是最长的教学过程

D. 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是体育教学过程的第一层次,一个专题单元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层次。

【答案】A

2. 体育教学中,教与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其中,学生是( )。

A. 教的主体,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和管理作用

B. 教的主体,在教学中被教师引导接受有关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C. 学的客体,在教学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接受教师的教育

D. 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接受教师的教育

【答案】D

3. 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是在( )。

A.50年

B.100年

C.150年

D.200年

【答案】C

【解析】在中国,“体育”一词最早见于1904年,在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提到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时说:“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地。”在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上也提到:“体育功夫,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

4. 在体育教学中为达到増强体质的目的,在贯彻适量运动负荷原则时,必须遵循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把下次课的运动负荷安排在上次课后的( )。

A. 复原阶段

B. 超量恢复阶段

C. 相对恢复阶段

D. 工作阶段

【答案】B

5.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数多,新教材比较难,复习教材也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 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 先和组后分组轮换

D. 先分组轮换后合组

【答案】A

6. 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 场外性

B. 竞技性

C. 技术性

D. 基础性

【答案】D

7. 在跑的练习中,采用大或极限负荷是为了发展( )。

A. 速度力量

B. 最大速度

C. 速度耐力

D. —般耐力

【答案】B

8. 下列( )著作中阐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A. 《忏悔录》

B. 《论教育》

C. 《爱弥儿》

D. 《教育漫话》

【答案】C

【解析】《爱弥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篇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的问题。作者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A 项,《忏悔录》卢梭的自传体传记,主要追述自己过去半个世纪的往事;B 项,《论教育》是叔本华的作品;D 项,《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的作品。 9. 教师写课后小结(教学反思)工作,其性质属于( )。

A. 学生对授课过程的评价

B. 教师对授课过程的评价

C. 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D. 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答案】C

【解析】教师写课后小结,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新问题、新方法的总结和罗列,属于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能够促进教师的提升和成长。

10.根据某个体育教学内容,按照某种教学模式体制安排各个课次的教学文件属于( )。

A. 学年教学计划

B. 单元教学计划

C. 学期教学计划

D. 学时教学计划

【答案】D

【解析】学时教学计划,指的是根据单元计划的整体安排,在某一节课中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教学文件,是一节课的教学方案。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按照体育教学的规律制订出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教学计划可以分为:超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和学时体育教学计划。

二、简答题

11.确定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案】确定体育课教学目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更新体育教学观念

首先应在观念层面上改进和革新,并使之与学段教学目标所代表的教学理念相匹配。

(2)提高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不仅要有较高水平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教育教学理论也应具备较深厚的底蕴和积淀。

(3)制定适切的下位目标

学年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是对学段目标的恰当、科学的分解,在目标表述上要尽可能地符合规范,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指导性功能。

(4)改进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选择方法和手段时,应尽可能使方法、手段与目标相一致。

(5)及时反馈,适当调整

学段目标的制定者应定期与教学目标的实施者(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根据反馈意见,对学段目标作适当的调整。

12.如何贯彻巩固与提高原则?

【答案】(1)反复练习